追求人为本的教学管理

更新时间:2023-1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01 浏览:6621

我们经常在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听到这样的话:“我们的教学管理扎实开展.一年以来,我们采用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如常规课、展示课、亮相课、比武课、研究课、示范课、达标课、过关课、专题课、移植课、复制课等”意图何在?理所当然: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管理就是要向40分钟要质量.我当然同意这理,但细细想来也觉得并不尽然:教学管理的直接对象是教师,没有教师真心实意的支持、全心全意的投入,管理只是一种形式、一个过场.这么多课的展示,难免搞得教师喘不过气来.他们疲于应付,自主判断、选择的精神空间被剥夺,教学管理的“以人为本”成了“以校长为本”.

那么,教学管理,我们还应该追求什么?

一、呈现一个简约的过程

我们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按照确定目标、调配资源、监督控制的一般管理过程,根据实际确定了“定标、示标、议标、达标、查标、补标、评标(‘标’指的是教学管理目标)”的工作思路,并依次以四个例会呈现教学管理过程,使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熟记各个节点,从而做到忙而不乱,使教学管理达到简约、有序的境界.

其一,设想公告会.设想公告会安排在每学期教师报到、学生尚未开学的时段,任务是“定标”、“示标”、“议标”.“定标”重在了解上级各种要求,分析本校情况,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分析问题,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工作目标.

“示标”重在制定和公告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我校采用向教师推荐解决重大问题的学科权威文章(一般一学科一篇)以及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讲学的办法,帮助教师在较高起点上形成教改方向感.本校教师相关专题的交流尤为重要,因为它有利于传承学校的教学主张.

“议标”重在各教研组、备课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本组工作目标和计划,对学校教学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开学一周后,教务处根据学校上下的讨论制定、公示教学工作行事历.

其二,专题推进会.推进会安排在期中前后,任务依次是“达标”、“补标”.会议的内容有讲述教育故事、观摩课专题教学、明晰工作思路、坚持教学主张等.备课组的推进会一般按照“找到校区之间、班级之间差异——诊断教学的盲点和难点——推荐优秀教师介绍成功经验——教师个体查漏补缺”的过程开展工作.“关注最基本的管理单位:班级和备课组,通过他们本身的质量状况来判断并实施管理,是学校管理者的最佳选择.”

其三,质量分析会.学校在期中对学生进行学科能力测试.测试的内容由备课组根据教学进度与内容决定,可以是侧重于学科知识体系的笔头练习,也可以是侧重于学科能力体系的口头、操作练习等.质量分析会在测试后举行,主要任务是“查标”.

怎样开会?首先由阅卷教师统计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然后由出卷教师站在小学六年完整的学科体系高度指出每一道题的来龙去脉,明确各年级教学的相关要点,介绍突破难点的要领.这一举措不仅明确了当前该班执教者的工作责任,更明确了以后该班执教者的工作责任.接下来,由该备课组教师形成完善的质量描述,制定自改措施.三年级和六年级的质量分析会,一、二年级和四、五年级的对应学科教师应分别参加.最后,全校各学科责任人(一般是学科教导主任)分学科召开全体学科教师会议,进一步明确“达标”的思路.

其四,教学评价会.教学评价会一般安排在期末和学年末,任务是“评标”.我校的教学评价会采用召开“改变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十大事件颁奖大会”的形式进行.首先由各备课组长回顾全校教学工作,撰写教学故事,然后由学校教代会选定十大事件,最后召开全校教育教学评价会,有校长讲述故事、教师代表宣读颁奖词、为事件中心人物颁奖等程序.事件的选定尽量与期初的教育教学目标相吻合.

四个教学例会不仅是一种体现过程管理的形式,也是学校教学改革活动与内涵的载体,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支柱.我们对此的体会是:非开不可,而且要越开越好.因为,秩序是学校管理的基石.当然,会议并不是越多越好.

二、选择一种互动的方式

管理的本质是寻求合作.合作成功的前提是管理者、教师尊重彼此的需求.因而,我们平时经常互相提醒这么一句话:“有一种需要叫不需要!”李希贵教授有一段经典的话值得我们深思:切不可用一个脑袋想出来的东西填塞满许多的脑袋,一位管理者也不可习惯于把别人的脑袋当作自己思想的跑马场.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尽可能淡化行政的力量,让事情在协商、协调和协作中解决掉.

1.研究需求

2010年3月,校长室从全校200名教师中选定20名刚参加工作1~3年的新教师、20名刚调入我校工作2~3年并且工龄在8年以上的中青年教师、20名学校“三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以及20名各级各类“名师”进行“学校教研活动需求调查”.调查采用问卷笔答形式,其中有三道题:(1)请您回忆3个曾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学研究事例(必须有一个受挫的).(2)请您罗列一下一次成功教学研究活动所必需的要素,并根据其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列.(3)您认为当前我校的“集体备课”有哪些值得肯定之处?还有哪些需要我们共同改进?

我们对答卷情况进行汇总后发现,尽管老师们客气地“狠狠表扬领导”,对领导的敬业、严谨、热情深表敬意、感谢,但是也不约而同婉转地“严肃提醒领导”.其中,一位老师的见地颇有代表性:一次成功教研活动所必需的要素一是氛围自由,积极调动人员参与的热情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参与者的能动性;二是功在平时,应强化平日各方面的积淀,加强草根研究,这样才能厚积薄发;三是明确目标;四是周密策划.新教师无论年长年少,都小心翼翼地提出:初入我校,都有逼迫式环境造成长时间夜不能寐的经历,领导能否考虑大家的经历、学历、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而“三长”和“名师”们则表达了希望教研活动登高望远、切中时弊.我们仔细分析老师们的心愿后发现,他们都怀揣积极进取信念,希望教学管理者尊重不同类型教师的需求,采用以师为本的管理方式,使每一位教师获得成功进步的体验. 2.满足需求

课堂展示:改“上课评优”为“主题汇报”.以往课堂展示以比赛代替研究,后来我们追求课堂展示针对目标,凸显主题,呈现创意.

常规检查:改“仔细督查”为“重在发现”.每学期,我校有“教学常规拉网式大检查”的举措.管理者往往对照“教学六认真”的条条框框,对教师的工作逐条审视,令教师不胜焦虑.后来,我们“重在发现”,把老师的点滴进步、点滴细致工作、点滴有创意的做法看作重大发现,并以此坚持和丰富学校的教学主张.几次下来,被查教师发现自己成了创造者和学校教学新标准的制定者.

教学沙龙:改“必须参加”为“志同道合”.教师最不愿意参加的就是耗时耗力、收获甚微的集体研究.我们根据“量力而行、志同道合、科学有效”的原则组织各类教学沙龙,出版相应学报,使教师获得了自主选择、主动应对教学问题的权利,让讨论的话题成为教师独立思考、自主发展的必需.当前,我校全力打造的“新目标教学”就来自于各学科组的建议.

练基本功:改“全面提高”为“立项讲座”.人与人的能力构成各具差异,我们创办“城中大讲坛”,让各具特长的教师走上讲台,传道、授业、解惑,让术有专攻的教师自主开发“艺术工作室”,成就了一大批自信自强、才华出众的教师.

3.激活需求

我校组织名特优教师制定三年成长规划,明确自己专业成长的任务.每年为教有特色的教师举办市级教育教学的专场展示会.上学期,为鼓励教师开发师本课程,举办了市级校外综合课程展示会.教师如有意愿参加赛课、为校争光,管理者全力以赴,组织辅导团队传、帮、带.三年来,我校青年教师获江阴市赛课11个一等奖,全国、省、无锡市赛课9个一等奖.2011年获无锡市语、数、外赛课三个第一名.2013年,我校为教师出版了9本书.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激活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以教师引领教师,耕耘必有收获”成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良性互动的理念.

教学管理选择一种互动的方式,是为了实现教师队伍从“被教研”到“主动教研”的转变,是为了尊重教师的差异,解放教师身心,让教师有自由呼吸的空间,从而焕发自主成长的生命活力.

三、形成一套个性化的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文化的直观体现.一所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满足师生的需要,相关的制度是重要保障.其中,建立富有学校特点的个性化制度是形成学校管理特色、形成优良教风的有力支撑.

我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于规范教学行为的制度.如《城中实小评优制度》《备课组活动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外出听课制度》《教学六认真考评制度》《对新教师及新进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一日常规工作规范》《课务调代管理制度》等.二是基于鼓励教学创先争优的制度.如《城中实小教师奖惩制度》《城中实小名特优教师奖励制度》《教学成果奖发放办法》《名师工作室设立与运行办法》.三是基于促进教研团结协作的制度.如我校的《城中实小“优秀责任班组”考评方案》,将“五好一强”(师德贯彻好、制度遵守好、顾全大局好、团结协作好、安全管理好、责任意识强)作为考核内容,还将教师个人课堂教学、论文发表、专项课题、学术荣誉等业绩纳入班组考评的整体加分项目,从而将评价教师个人与评价备课组、年级组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制度的建设上,我们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程序合法.制度的产生都应该建立在遵守国家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并由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二是过程合理.建章立制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学校组织文化,让管理更好地怎么写作师生.三是内容合情.制度是评价的依据,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被评价者的进步.评价者(往往是管理者)如果把教师看成是“对手”,评价内容就来自于“找碴”,这就造就了消极文化;如果把教师看成是“盟友”,评价内容就来自于“发现闪光点”,造就的就是积极文化.教学管理是一项需要感情的工作,制度内容的选择过程就应该合情.


在制度建立起来以后,用好制度就成为关键.以执行《城中实小“优秀责任班组”考评方案》为例,为配合该制度的执行,学校定期召开“讲述我们教学团队的故事”、“我和我的团队”专题报告会,主讲者由各备课组、年级组推荐.学校还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流动日记》,开展网上教研,出好《激扬城中》校报、《爱心联盟》校刊,让组长跨组参加各种调研活动.这样,组与组之间的信息交流量大为增加,为落实制度、客观评价彼此团队提供了可能.评价好团队才能形成团队,才能让团结协作成为教学管理的主流文化.

(作者系江苏省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