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868 浏览:156467

【摘 要】阐述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培养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外语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提出基于“四种能力”导向的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关 键 词】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特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80-03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强,我国旅游管理高等教育局发展迅速,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纷纷依托各个学科办起了旅游管理专业.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虽然依托的学科不同,但是培养的目标却大体相同,比较宽泛,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毕业生低就业率和高流失率的情况出现.财经类院校是诸多开办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根据自身教育资源的特点,避开其他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心,发挥自身优势,走差异化人才培养道路,为社会培养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旅游专业人才.

一、财经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培养基于“四种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旅游业发展对高等旅游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培养什么人是高校办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对于人才类型的划分及标准,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比较认可的分法是将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划分为学术型(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学术型人才即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从一般研究人员到中科院院士都属于这类人才;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谋取利益的人才,从一般技术员、工程师到工程院院士都属于这类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的一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高等教育优化发展结构时也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怎么写作领域是旅游业,旅游业是怎么写作业,只有牢牢把握这个产业特质,培养产业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怎么写作业要求从业者在职业素养上有高度的怎么写作意识,在技能上要求实践性和操作性,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对旅游者来说,旅游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对旅游从业者来说,旅游就是要从游客出发,为旅游者提供各种体验的过程.由此,旅游业的特质决定了旅游专业具有高度的应用性而非学术性,要求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紧密地与实践相结合.不论是在专科层次还是本科层次,其产业性质是不变的,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相关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更要有实战技能.产业发展需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高等旅游本科教育中,许多高校没有把握好旅游业的产业特质,办学中过多地注重学科知识的体系性、逻辑性,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的产业需求相脱节,教学方式未与实践紧密结合,导致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就业率和高流失率的情况出现.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旅游业发展对高等旅游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突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外语能力为导向.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突现特色,必须在培养方向上有所导向,这个导向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对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以及依托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及办学优势进行思考.结合广西财经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史和办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突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外语能力为导向.

1.实践能力是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学术型人才是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谋取利益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显著特征就是他们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所学能所用.突出实践,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实践需要去掌握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从事实践活动.旅游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旅游业是怎么写作业,怎么写作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相关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更要有实战技能.旅游管理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解决旅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注重操作是实践能力的关键.

2.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是财经类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截至2011年,全国已经有505所普通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的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到了14万.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有综合性大学、林业院校、师范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等,类型多样.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要办出特色,必须充分发挥财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财经类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经济管理类学科是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学科,经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是经济管理类院校学生的十分重要且突出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使其成为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旅游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工作中高级管理人才应该成为财经类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3.外语能力是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旅游业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具有明显的涉外性,外语能力是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物资、人员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各地区的旅游业日益融合成整体,旅游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必然引发的效应之一,无论是在覆盖范围、时间跨度还是经济、文化内涵上都在不断拓展与深化.旅游行业的国际化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掌握扎实过硬的外语应用能力.因此,外语应用能力应该成为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二、基于“四种能力”导向的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财经教学为特色,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目标.财经类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着财经类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旅游业发展对高等旅游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已经成为许多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的共识.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谋取利益的人才,强调教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应用型人才也有层次之分:一是技能型人才,即在旅游业一线从事实际操作活动的人才;二是技术型人才,指从事旅游业的管理、策划工作人才;三是工程型人才,即把旅游管理学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专科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侧重于后两种,而财经类本科院校的优势学科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经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是经济管理类院校学生的十分重要且突出的能力.因此,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的培养目标应侧重于培养旅游管理技术型人才.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与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旅游行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旅游企业怎么写作、管理流程,旅游营销、策划能力突出,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外语能力为导向,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应在参照上述规定的前提下,突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外语能力为导向.一是重视实践课程和实践教育,提高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课程体系结构可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大模块,理论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专业,要贯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议在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所占总学分的比例在20%左右.二是在理论课程中突出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外语能力为导向.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中应主要包括管理类、经济类学、旅游学类学科.其中,工商管理方面的课程应为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等.经济学是管理的基础,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经济学课程也应作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主要指旅游学类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外语、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旅游学基础课程.此外,专业主干课还可根据各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的主要就业方向设置专业主干课程,酒店管理方向可开设酒店管理概论,旅游管理方向可开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管理方向可开设旅游资源与开发.三是选修课主要根据旅游业的需求方向开设课程,让学生以特定的方向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学习并熟悉岗位要求和掌握相应技能.同时,还可根据财经类学校的师资力量开设相应课程,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如会展策划、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电子商务等.

(三)以认知实习、教学实验、专业实习为三个系统,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建立认知实习系统.在第一个学年的两个学期内安排若干个学时,教师可结合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组织学生到本地的旅游线路及线路上的一些景区景点、饭店、导游过程等,通过参观、与旅游从业人员交流、实地体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旅游行业的构成要素、管理环节、工作内容等,提高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二是建立教学实验系统.教学实验一般在实验室进行,通过实验,加强对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实验室可以根据就业方向分别设置饭店管理模拟实验室、模拟导游实验室、旅游企业管理实验室等.在第二、第三学年根据专业课程学习,在不同的实验室中通过开设不同的实验项目让学生掌握不同岗位的基本流程、基本技能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是建立专业实习系统.主要由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组成,在第三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或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组(下转第90页)(上接第81页)织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可以按学生的就业方向设不同的实习模块,如饭店实习、旅行社实习、旅游景区实习等.由企业给学生安排岗位,实习时间为3至6个月,通过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四是实践教学应注重把实践教学与取得旅游业的各种从业资格证结合起来,如导游证、全国计算机技术等级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一专多能、一人多证”,促使其向应用型、职业型、技能型方向发展.


(四)以岗位职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其岗位技能的重要途径,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在专业学习之余,要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讲座、学术科研活动及各种学科竞赛和专业竞赛等活动,成立旅游协会等学生团体,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建议探索以“211”行动为载体和平台增强学生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211”行动,是指在一个学年中,开展“两个比赛”,即模拟导游比赛、旅游营销策划比赛等;组织好“一个节庆”,即旅游文化系列活动,重点向全校介绍旅游文化;举办“一个学术节”,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年度的某个月份进行学术交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活动.

【参考文献】

[1]陶金国.财经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2]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3]熊婧,刘华梅,高萍.关于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2(9)

[4]陈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段)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旅游学刊,2003(7)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2013GJA2242013A05)

【作者简介】霍宏,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责编黎原)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