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师的角色重塑

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884 浏览:82666

【摘 要】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师生关系,进行角色重塑,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督促者、合作者,让学生成为有素养、有理想、勇于且善于提出科学性问题的学习者.

【关 键 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师角色重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38-02

教师的职业定位一直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新课程改革以来,其教学理念一直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充实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广,教师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掌握科学方法,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本文试以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的教学实践为分析对象,探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师的角色重塑问题.

一、钟山中学的教学实践

钟山中学新课改的教学实施已进入第二个年头,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校的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笔者就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做了一个名为“钟山中学物理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随机对458位学生和17位物理教师进行调查.从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有97%的学生对物理教师是满意的,这说明师生关系融洽.但我们发现有36%的学生对物理学科没有兴趣,16%的学生认为学习物理非常困难,有64%的学生认为学习物理较难(见表1).从与学生交流和调查中我们同时了解到,学生在初中接受的都是单一的“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学生上了高中后,很不适应教师的多种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只能循序渐进、缓慢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表1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老师自我评价的数据统计表

教学方式(多选题)你的教师现采用的方式是你喜欢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的自我评价

教师讲,学生听49%31%30%

教师先提问题,后带着问题进行讲解68%72%77%

较易理解的知识学生自主学习,较难部分主要由教师讲解52%57%59%

教师讲得少,大部分时间学生自主学习3%11%6%

从表1数据可看出,教师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占的比例仍很大,而学生探究式学习比例很少且很不适应,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很严重,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且学生的评价与教师的自我评价有一定差距.这说明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得还不到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上深入渗透和改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首先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对自己角色的准确定位,对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角色重塑的路径

教师角色应该如何重塑?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得出以下看法.

(一)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1.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学习物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0%的学生、12%的教师认为“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距太远、过于理想化,实用价值不大”.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如下:第一,个别教师对物理学科缺乏科学的认识;第二,平时教学时老师非常习惯于重点讲课外习题巩固知识了,对于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物理概念如何建立、物理规律如何被发现这些探究式问题讲得少甚至不讲.这说明教师自己就没有用科学的眼光和态度进行物理教学,才会有如此不合常理的表现.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学生会经常遇到“光滑”这个词,有个别教师只讲“光滑表示没有摩擦力”,要求学生记住这个结论就可以,而不讲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理想模型,其实用价值体现在哪,学生自然认为这样的物理知识太理想化了.只要教师举一些生活例子,如接触面比较光滑且物体运动过程不是很长等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很小时可认为摩擦力为零,这样我们建立理想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就更简易了,学生也就明白理想模型建立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了.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大多数是科学家高度概括出来的,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实际问题而怎么写作的.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引导学生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学习物理,学生在学习时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乐趣,而不是为考试学物理.

2.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很多高中物理赛课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参赛教师有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设计好实验方案,学生分组实验,分析某一组或两三组学生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与我们真正意义上探究式学习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学生实验方法的设计没有体会,对实验方法只能记忆和模仿.更可怕的是会让学生误以为有几组数据就可以得到实验结论了,而实验结论的得出实际上需要量大量的实验数据或事实支持的.探究式学习的真正意义是让学生学习科学方法,体验探究过程,验证课本的结论.学习的核心是学会用科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类比法、比值定义法、数学方法、极限法、等效法、图像法、分解法、微分法等科学方法分析处理物理问题.学生通过实例体验这些科学方法应用的意义,这样即使学生以后不学物理了,也会自然而然地或不经意地用上这些方法去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师由“管理者”转变为“督促者”,鼓励学生勇于提出探究性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并能用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不少的学生会向老师提出问题或向老师请教,但以往的问题往往是“知识理解性问题”,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怎样用所学知识解答习题而提出问题,典型的提问就是“老师,这道题怎么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学生解习题遇到障碍时才提出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能提“知识理解性问题”,还能不断地提出“探究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指的是在科学上有意义的,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生活现象,阅读课本知识等来确定并构造的问题.例如老师在演示奥斯特实验现象,学生会很自然地问“小磁针为什么会转动”、“通电导体在不同方向时小磁针转动为什么不一样”等类似的问题.带着这些探究性问题阅读课本知识,学生就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进而乐而学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能提“知识理解性问题”,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创设各种物理情境,对能提出“探究式问题”学生大加鼓励,使我们的学生能愉快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平行通电导体的相互作用时,就有学生提出“这种作用会不会是电场力的作用?”教师通过让学生讨论分析或通过老师进一步地讲解之后,对电流的磁作用认识更深刻了.

在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学校里,留守儿童的比例很高.而在笔者所在的高中里,留守高中生就非常高.家长常常认为孩子长大了,关注少了,或者有部分学生在叛逆期,学生与家长交流很少.大多数家长基本上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经济需要,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很难尽到责任.学生在生活费用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有时学习的惰性就会钻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扮演好“严师”角色,多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成绩波动等情况,关心学生的学习,并不时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努力达成目标.学生有做得不到位的时候,老师要敢于适时向学生进行适当的批指正,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及时使学生走回正常的轨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令学生尊敬的朋友.

(三)教师由“组织者”转变为“合作者”,搭建与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不少问题,可能有知识性理解性问题,也会有探究性问题,这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想法,进行合作式学习,进而解决问题.可有时学生往往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还有疑问萦绕在心头,这时需要教师介入学生的学习,去帮助或者协助学生解答问题.教师若能以合作者的姿态参与学生的学习之中,学生就能感受到平等、,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能表述看上去不是很成熟的甚至不对的想法,而不用担心老师的批评.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在学生眼中是高高在上的,老师就是课堂的权威,学生不敢向权威挑战,久而久之,创新意识就离他(她)们渐渐远去.所以教师以合作学习的心态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就能相信:老师或课本不是权威、老师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我有更好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学习氛围,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就可能成为具有挑战精神、富有创新意识的学习者.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应关注男女生思维的差异性,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入手,进行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和课外辅导工作.学生感受到了平等,就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能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时出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就能在这样氛围中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既要保持传统的亦庄亦谐的关系,教师更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师生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合作式学习,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叶建柱,蔡志凌.物理教学中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解世雄.物理教学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卓越物理教师的理念与操作技能[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责编胡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