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898 浏览:58235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关于人的学说.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拥有优势和特色,核心环节在于能否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吸收.当代青年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同时,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与青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传统文化在内容、原则、方法、文化认同等方面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关 键 词】传统文化;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青年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它同时强调,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一、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传统文化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德教为先的原则.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德教.这就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佐证.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教化在治理国家的措施中要置于主要地位.

第二,率先垂范的原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了教育者的示范作用.他还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说明教育者自身的品德对受教育者的品德起着导向作用.在谈到何以使民服的问题时,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一再强调为政者自身的端正和示范作用,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无启迪.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真理的力量,但同样要借助教育者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就是教育者自身崇高的品德和端正的行为.

第三,注重内省的方法.这是儒家教育人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说,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通过内心自省的方式,吸取正确的东西,摒弃错误的东西,最终达到“齐贤”的目的.这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但灌输必须与受教育者的内省相结合,教育者的灌输是外因,受教育者的内省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没有受教育者的内省,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第四,将心比心的方法.儒家提倡“挈矩之道”,这就是将心比心的方法,或者叫心理换位法.它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注入教育者丰富的情感和智慧,教育者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设身处地为受教育者着想,沟通感情,增进了解,这样才能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极其浩繁,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取之不竭的源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这块深厚的土壤,从中发掘宝贵的精华,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认同与爱国主义热情的激发

(1)对个体而言,文化认同在人们的心理和情感领域对每个人都在施加着影响,使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民族之间,由于这种历史文化的联系,很自然地产生亲切感和亲和力,即使在国外居住几代的海外华人,由于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祖国产生亲切感,对中国人产生亲切感也是自然的.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势.

(2)对群体而言,这种文化认同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弥合国家内部各阶级、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对立.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有对抗性的矛盾,有时表现为你死我活的拼死斗争.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又由于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各方完全可以放弃争斗.如日本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就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放弃内战,一致对外,这就是文化认同的凝聚力所在.

(3)对传承爱国主义传统而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传统,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激发爱国热情,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是当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当源于早期的骨肉爱,自然流露的乡土爱,以后发展为民族爱和爱祖国.我们现在认识爱国主义,既要看到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又要看到它含有超越历史局限的深厚内涵.往往也正是因为这一部分内涵的积淀,爱国主义才能成为中华民族一个稳定的传统.这部分内涵的主要内容是:祖国统一的认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的认识,忧患意识,对祖国的真挚情感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要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方式,影响情感,激发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并树立起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