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626 浏览:142824

【关 键 词】字理教学语文作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21-02

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课程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指出“语文教学应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个学段目标与内容里也把“识字与写字”这一目标放在首位,足见汉语言文字在语文课程占主要的位置,语文教学不但要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而且必须要“特别关注”.关于识字教学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提的: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字理教学是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字理教学依据汉字的字理进行析字和析词,以提高学生学习字词的效率;使学生在字理析词中感悟字词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字理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字理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通过科学、形象、生动地析解汉字,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

例如教学“大”字,可以这样析解:“人”跨腿伸臂表示“大”.而“囚”字的“囗”表示一间封闭的房子,即牢房,犯了错误或违犯了法律的人就被关在牢房里就是囚禁.当教学“男”“攀”则可以分别这样引导: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是“男”,山上有很多木,木上有很多枝枝杈杈,所以两个“木”字中间有两个叉,大手一用劲,就“攀”上去了.诸如此类的会义字、形声字都可以通过字理析解进行教学,给学生展示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赋予汉字生命的意义,学生乐于学习,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的目标要求.

二、字理教学能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虽然一些汉字的形义在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化和简化已经模糊退化,但大部分的汉字仍然维持着自己的表义特点.例如“册”字是绳索串联的竹简形,通过画图析形,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其形义,知道那是最古老的书,今用作书的量词,另外学生可以从这个“册”字窥探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又如“赡”字,从“贝”从“詹”,“贝”为古代的货币,要“赡养”离不开钱,所以用“贝”表义,“詹”表声,通过对这个字的字理析解,学生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生活的发展轨迹.而“信”“仁”这些字,“信”字意为人之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意为人与人相亲相爱,即仁者爱人.学生从这些汉字的析解中自然会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祖国传统美德的熏陶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也是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这一理念相符合的.


三、字理教学能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汉字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如果教师教给学生常用的、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它们用作形旁时用于表义的特点,能帮助学生形成识字能力,进而创造性地学习大量的形声字和会意字.例如,“月”在左旁和底下表示“肉”,是人体的一部分,而不是表示“月亮”,这样碰到生字“胳膊”“肩膀”等生字就知道其意是人体的某一部位.而“首”(表人头)作形旁时通常变写为“页”,那么当学到“顾”“须”“烦”“颈”等“页”字边的字就能析解它们的形义.同理,学生学到“阝”左阜旁的字就知道与山岭高地有关,学到“阝”右域的字是与区域方位有关.这样触类旁通,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这也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应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

四、字理教学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字理教学能够依据字理科学、合理、准确地析解汉字,使学生牢固识记,持久不忘.在语文课堂上,适当采用字理教学,对学生学习字、词、句、篇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是理解字义准确,不写错字.例如教学“血”,“血”字意为宰杀牲畜放血时滴入器“皿”之形,这就很形象地记忆了“血”上的斜撇()放在“皿”头的中间部位,而不是放在“皿”左上角,放在左上角血()就滴落在皿之外.这就避免了学生把斜撇()写在“皿”左上角这一现象了.又如“牧”字,教师可以先点出“”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义,这样不仅使学生准确理解了“牧”的含义,而且还牢记了“牧”的字形,不会把“牧”的“”写成“扌”.还有“裸”“昂”“胸”等字都可以通过析解字义记字形,学生写字时就不会有多点少画的现象了.

二是领会词语意思,不写别字.在教学中,往往有学生写“穿流不息”“负偶顽抗”“珊珊来迟”这样的错词,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词义不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用简单的几笔画出“川”的概括抽象图,引导学生知道“川流不息”的“川”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那写成“川流不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而“姗姗来迟”原义是指像小女子一样行走轻盈缓慢,所以“姗姗”两字是“女”字旁,理解了这样的字理就不会把“姗姗来迟”写成“珊珊来迟”;对于“负隅顽抗”的“隅”是形声字,是“阝”左阜旁,从“阝”(左阜旁)的字一般都与山岭或高地有关,整个词的意思是指敌对的一方龟缩在山岭低洼处或旮旯里顽抗,而“亻”是与人有关,如此领会了词语的意思,就不会写成“负偶顽抗”了.

三是有助于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在《雷雨》一课中“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动词“垂”能否改换成“掉”?这个问题只有了解了“垂”与“掉”的本义才能得出答案.“垂”的古文字是枝叶纷披、果实下垂的样子,特别强调花果没往下落的原因是有柄牵扯住它,而“掉”本义是用网罩抓住、逮捕,显然根据上下文意思只有选择“垂”才恰当,这样通过对字的析解,学生对句子含义才有更深刻的认识.又如《五彩池》一课“水池周围的树木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映使水池显得更加瑰丽”的句子,“瑰丽”一词能换成“美丽”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瑰”是斜玉旁,与碧玉、瑰宝有关,“瑰丽”即像碧玉般的美丽,文中五彩池的水清澈透底,在阳光映照下,“五光十色”,就像碧玉一般晶莹透亮,因此用“美丽”显得空泛,用“瑰丽”才显得和谐得体.经过这么一析解,学生对五彩池的水的特点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四是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教学诗歌《望天门山》,如果教师在教学生诵读诗歌之前从诗题入手,析解“望天门山”之“天”字,让学生领悟“天”字意为伸臂张腿站立的人(大)的头顶上的宽大(―)的空间,体会天门山的高、大、险,这样学生就能更好更快地进入文本,理解诗的意境.再如教学阅读课《趵突泉》,其实“趵突泉”是因为泉水“趵”“突”的情势的特点而得名的,如果教师先引导学生以“分解――组合”方法析解题目的意思,知道了“趵”是足字旁,是跳跃的意思,“突”是指犬突然从洞里窜出,表示非常急速,“趵突泉”就是跳跃的泉,奔涌而出的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文中描写泉水的特点.

教学实践证明,字理教学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老师要熟悉汉字的字理,教学时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提高教学效率,以更好地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

(责编黄鸿业)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