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课中德育的渗透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637 浏览:93854

【摘 要】美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心灵的陶冶、精神世界的充实,是人的一生诸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作为美术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绘画技能,提高审美能力,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

【关 键 词】美术;教学;德育;渗透

老师,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不但要教书而且要育好人,我们的所有的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育人.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素质教育,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我认为德育应排在首位.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艺术以人的生活作为自己描写和表现的对象.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门类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我想谈谈德育在美术课中的渗透.

一、集体主义思想的渗透

我们的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他们肩负着重任,他们如何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把祖国建设更好,使中华名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有强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必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以及为振兴中华名族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理想,要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一场足球赛的成败,个别队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各位队员的相互配合,显示了整体的力量.在绘画上道理也一样,例如,有一次我给同学们上《速写训练的方法与步骤》一课时,就向同学们讲到,首先要求同学们运用整体观察法,其次,画的时候从局部着手,最后,所有局部要为整体怎么写作,也就是整体――局部――整体.失去整体,无论多好的局部都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从这里,可以给同学们进行集体教育,只有集体的力量才会强大,告诉同学们班级的每项活动竞赛,要积极参与,既要团结,又要竞争,就像一滴海水,显示不出力量,但无数滴海水就能凝聚成无边的大海,班级的荣辱与共离不开每一同学的参与,同样道理,一个国家的荣辱离不开每一位国民的参与.


二、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振兴离不开每一位国民的爱戴拥护.作为中国人,检测如我们的国家受欺凌,检测如我们的球队打败了美国队时,你都无动于衷的话,那么你就是一个缺乏爱国热情的人.作为教师要时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美育课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同样重要.

有一次,我听了一位老师的美术课《家乡的桥》,在小朋友们动手绘画家乡的桥的时候,老师引导小朋友要爱家乡,爱祖国.美术课结束时,当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要不要爱家乡,爱祖国?小朋友们齐声响亮地回答“要”.这样对小朋友们无形之中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教育渗透

平时经常会听到有些同学对我说:“老师,原来画画并不好学,两天站下来就腰酸背疼.”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心疼学生太累了,而恰恰相反要让学生学会不怕累、刻苦学习的好习惯.例如上美术课时可适当地讲一些关于艺术家刻苦学习的故事.比如,荷兰画家梵高,在疯人院还是不停地画画.中国画家黄宾红,“搜尽奇峰,打草稿”.曾九上黄山,四登泰山,90岁双眼白内障,几乎失明,还是每天坚持画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同学们喜欢听,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让他们明白,刻苦、勤奋才是天才的首要条件.

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教育渗透

艺术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显然我们的美术也离不开生活,绘画更离不开.当我们走进大自然,花儿、小鸟、山坡、云朵、江河等多么美丽!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生活发出感叹.在上美术课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只有热爱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好的画好画.适当的时候可以举一些例子.如,法国著名画家米勒在人们几乎散尽的田野上,寻觅着自己的感觉和色彩.有一次傍晚他去散步听见“铛铛等”的钟声,那是村中教堂晚祈的钟声,这时他看到了空空的田野,幽暗的暮色中,有一对善良的农妇,正在钟声中祈祷等米勒把这个印象记在脑中,之后创作了杰作《晚钟》,引起了他一生中最狂热的喝彩.因此没有我们的生活哪有我们的作品.没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又怎能发现生活的美.

五、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渗透

一个不懂得美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较高的情商.也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功.所谓审美能力,有时也叫眼光、趣味或品味.要想提高审美能力,则需多观察,看与见的桥梁是注意,注意的起因是兴趣,所以好奇是审美的开端.热爱生活,参与生活才能有敏锐的审美能力,在美术课中,我告诉同学,绘画离不开观察.一个画画者首先并不是懂得怎样去画画而应懂得怎样去看待问题.也就是审美问题,让我们的眼睛发现美,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最终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的展示自己的个性.

六、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渗透

求新、求奇是艺术欣赏心理特点之一.正如总吃一种食物就会感到腻烦而要求变换口味,检测如我们一味地只是欣赏中国水墨画,不管那些作品多么精到高明,我们会因没有色彩的感受而觉得乏味,艺术的本身就在于创造.

在美术课中,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通过临摹、写生,要不断地去创作,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比如,法国画家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是因为他的画具有独创性,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被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家”就在于他从不肯重复别人,也不肯重复自己,他的艺术生命,始终是旺盛的,永恒的.

总之,德育在美术课中的渗透,加强了学生的学识、情操、修养、个性、才智等各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叔成,夏之放.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3]《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4]陶行知.《新旧时代之学生》

[5]贾勇.《试论美术课程之文化重构》.中国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