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416 浏览:117640

摘 要: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形成人类应该具有的健全个性的教育.而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关 键 词: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影响

当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素质教育是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形成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从而适应这个社会、发展并推动着这个时代.而这些品质无不与心理素质有着莫大的关系.心理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怎么发表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人的素质从当代教育来看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生理素质指遗传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特点;心理素质指人的心理方面的特点和品质,包括人的意志力、情感、情绪、性格、自我意识,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社会文化素质指人的心理方面的特点和品质,如人的意志力、情感、情绪、性格、自我意识,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

素质教育要求的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使真、善、美的品质统一于人的个体之中.但是从素质的三个层次构成上看,社会文化素质是在心理素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的社会文化素质要通过教育造就,而教育又是在一定心理活动内进行的.通过心理教育,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故此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应有内容,而且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催化剂.

一、心理教育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积极地、建设性地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潜能,并通过自我教育,使之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又是素质教育理想的实践模式.心理教育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有着莫大的影响.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包括“人格的基础――体格;人格的价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智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而智育必须建立在学生有着良好的心理水平之上.

美育和劳育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审美能力、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及劳动习惯.激发情趣、陶冶情感、锻炼意志以及塑造个性,这是素质教育的目的,而这些又必须通过心理的内化和外化活动来进行.同时众所周知,健康的心理对人的身体健康也着重要的作用!

二、当代学生心理状况

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以及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有关的调查表明:“当代学生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

三、心理教育的策略

1.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等宣传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中学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4.家庭教育要改变错误的家教观念,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直接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道德品质、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心理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直接目标是广泛开展对各种心理疾病的防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根本目标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全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可以认为是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基本条件,而其根本目标则是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完全一致.所以素质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双双实施才能使当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