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93 浏览:23477

摘 要:基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基于学生心理特征来选择英语教学方法,就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教育心理学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促使我国高职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 键 词:教育心理学;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在我国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地位极为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比较差的现象,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主动性不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显然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努力改变这种不利的教学状态,为高职学生学好英语、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实践表明,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并把它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可有效改善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这种不利的英语课堂

教学状态.以下结合教育心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就如何把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探讨.

一、基于学生心理特征来选择英语教学方法


对于某种教学方法优劣与否进行判断,不仅要考虑其特定的教学目的,更要关注它是否与所施教的教学对象心理特征相适合.如,对于少年儿童而言,因其大脑的语言习得机制相当活跃,故模仿就是他们进行母语学习最为主要的方式,这个过程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语言习得”;对于成年人而言,其“语言习得”就大为减退;因此对于这些成年人来讲,学习英语,仅靠模仿、情境或者应用,是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成年人具有发达的智力、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因而他们可借助这些有利条件,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来进行英语学习,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英语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若能充分了解不同群体人进行语言学习的具体心理特征,就可以有意识地结合具体受教育对象来进行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确定.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对象来讲,他们多数属于成年人,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实施高职院校英语的课堂教学,把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帮助教师灵活、有效地选择最佳教学方法,促使教师真正教好每一节课,从而快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基于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促使学生学习英语动机水平的提高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知道,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就是其学习动机;虽然严格要求学生,并提倡他们勤奋学习,可促进他们学习效果提高,但是真正能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是来自于其自身的兴趣及因此而产生的求知.因此在实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那些学习英语动机水平比较低、缺乏必要自觉性的学生,就要结合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对这些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促使学生个人素质提高、实现人生价值这个角度来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真正明白,学好英语可增强他们今后的就业能力及社会竞争力,这样就可让他们真正搞清楚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动机水平.事实证明,基于教育心理学,对这些学习英语动机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在实施了这样的心理教育后,这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明显比以前更能专心听讲,在课后对于英语作业,也能自觉地完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能主动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他们学好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基于教育心理学,不断地对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深入研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动机水平,让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对英语的求知始终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这样就能充分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为他们学好英语、提高个人素质水平提供了可能性.

三、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非智力因素开发

由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可知,学好英语,学生的先天因素固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对学生真正学好英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是学生的那些非智力因素,诸如学生个人的持续努力、学校为学生所提供的教育环境等.因此,在实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基于教育心理学,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如,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整个班级学生的合作互助效应、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教学实践表明,一旦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开发出来,就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一定要把教育心理学充分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这不仅可帮助教师有效找出英语教学中的内在规律,还可让教师有效把握整个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这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