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文题目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97 浏览:11543

摘 要:高效课堂不仅源自于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积极性,而且与教师吃透教材,运用科学的手段组织教学.课文题目是历史教材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它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把握其中的规律.并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它去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进而达到建设高效课堂.

关 键 词:高效课堂;历史课文题目;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几天前听了节语文公开课,语文教学对课文题目的重视和处理方法使我很感兴趣,也很有感触.同属文科范畴的历史教学与之进行横向比较,对待课文题目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却不可同日而语.冷淡,仅将课文题目视作第1课,第2课等课题序号后的一个同位语.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被三言两语地简单带过,“同学们!请把课本翻到第4页,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等”;“同学们,别忘了预习下一课――第3课等”.细细品读历史课本,每一篇课文题目都别具匠心,都凝结了编者的构思和心血.充分重视它,充分利用它,对历史教学很有好处.

一、历史课文题目的分类.以初中《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全书共七个单元,22课.按其出处可分为四类:单一型、组合型、主题型和社会领域型.

1、单一型题目.即全文只讲述一个历史事件,编者直接选取这些重大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为题目.此类历史事件多为耳熟能详,知名度高的,如“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的成立”“北伐战争”“内战烽火”“战略大决战”

编者也会从伟人名言,名篇中的言语为题,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怕远征难”就出自的名篇和诗词.“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就出自国民党二十九军的慷慨激愤的口号.单一型课文题目构成了课文的主体,22篇课文中,一共有14篇,占了全书的64%.可见单一型课文题目是历史学科课文题目的主要形式.

这类题目的最大特点是简明扼要,直接明了,通过题目人们对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战争”一课就紧扣战争来组织.它包括了战争背景,战争经过,战争结果和战争影响.其中,“虎门销烟”是战争的直接原因.“洋务运动”一课,也是从原因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史料的组织和呈现都是围绕着课文题目展开的.线索清晰,同时也突出了重点,易引起学生重视.

2、组合型题目.即课文题目包括了两个,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如“侵略与反抗”“第二次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的成立”“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编者把这些历史事件放到一起,组合成课文题目,不仅因为这些历史事件之间有共性,而且彼此之间还有关联,存在着因果关系等,互相影响.组合型的课文题目一方面突出了重大历史事件,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事件间的关系.

3、主题型题目.此类题目多用于每个单元,如“近代化的探索”“新义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编者多用概念性较强的文字为题,简明扼要地把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共性,也就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主题.单元主题与下面的每课的课题相互配合,从总到分两个方面完整地呈现历史.

4、社会领域型.这种题目涉及人类社会的某个领域,如“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编者通常在某一特定时期内选取某一社会领域的相关史料,呈现出一幅鲜活的历史画卷,进而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分析课文题目,是为了更好地将历史课文题目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怎么写作于教学活动.

二、历史课文题目在教学中的作用.


俗话说“存在就有价值.”细细品味历史课文题目,慢慢研读课本,我们不难发现历史课文题目与课本之间的诸多关联.我们要做的就是理顺它们的关系,并把它们运用到教学中去,丰富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率.

1、利用历史课文题目导入新课.在传统的历史导入新课环节中,我们习惯引用一个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精彩的历史小片段.如,《第8课辛亥革命》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常常这样,“同学们知道孙中山吗?”教师可以利用“导入框”提出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电脑屏幕显示或幻灯打出孙中山像,让学生说说他们所了解的有关孙中山的故事,由此导入新课.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预热.但事与愿违,我们给出的导入资料和提出的问题都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不符,有点像在教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唱儿歌的感觉,不伦不类的,老师讲着别扭,学生听着没劲.一句话,有点勉强了.其次,这样的导入与课文又有多大关系呢?有关孙中山的故事,事迹你又能讲多少?讲过了后面你就不用再讲了吗?不行的.我们不能为导入而随便找个与之关的事或人来提一下,点一下就完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都是我们在导入新课环节里应该考虑到的,导入新课是一个正常的教学环节和流程,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下点功夫,认真研究一下课文题目,其实它完全可以担当起这个重任.

首先,课文题目一语道破了天机――这就是我们这堂历史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育就该简单直接,我们要学习的是“辛亥革命”,而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却领着学生去讲孙中山的小故事,去罗列孙中山的事迹,绕了个大圈子,等到学习新课时还得再花时间去介绍,可谓是费时又费力.所以,我们大可开门见山,“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辛亥革命’,你知道辛亥革命是怎么回事吗?”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紧扣题目提出问题.题目“辛亥革命”中的“辛亥”一词有什么含义?“革命”的原因是什么?领导人是谁?指导思想主张和口号是什么?革命是怎样进行的?结果怎样,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革命有什么影响?教师从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出发,将问题引向深入.“原因、人物、过程、结果和影响.”这就是我们历史课上强调的“历史五要素”.将历史五要素以问题的方式顺理成章地陈列出来,进一步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给学生勾勒出了本课的知识轮廓,为学生接下来进一步学习进行了铺垫.2、利用历史课文题目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口头分析课文题目的同时,用PPT展出要求,以问号进行强调,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去尝试着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图表所示.

3、利用历史课文题目进行课堂小结.一张“历史课文题目分析表”列出了学习本课需解决的问题,也梳理出了本课的知识体系框架.在课堂小结节可再次出示该图表,引导学生概述本课知识要点.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4、利用历史课文题目帮助学生把握历史的个性和共性,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历史教学不仅要关注重大历史事件学习,还应重视对某一历史阶段共性的归纳概括.这也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在教学中处理起来很生硬,大量纯理论概念对学生而言很生涩,很不易理解.而课文题目和单元题目的科学编排,使这一困难的过程变得容易多了.如“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罗列出了单元内容“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武昌起义”“与科学的狂飙”.这样的编排不就是一种暗示吗?教学中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这种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首先,“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的部分,“武昌起义”揭起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新文化运动高举“和科学”的大旗.洋务运动打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企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在戊戌变法中,康有为和梁启超高喊“变法图强”,尝试着把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嫁接到清王朝的封建统上.辛亥革命中,孙中山提出了“共和”的口号,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科学”大旗,要用西方的和科学从思想和文化方面改造中国.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史实,学生不难看出这四个史实的共性――它们都学习西方,都想让中国强大起来,概括出来就是“近代化的探索”.从个性中找共性,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

其次,反之,战争、第二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接锺而来的是一份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国一步步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摆脱危机,振兴中华,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积极的“近代化的探索”.是哪些探索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用共性促进学生掌握个性.

充分利用好单元题目和各个课文题目,有助于学生理清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把握历史发展中的个性与共性的相互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完整的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存在就有价值,珍惜历史课本里的每一个素材,别荒废了它们.小身材大作用,历史课文题目体量虽小,但好好处理和利用会有意想不到的大作用.我们最终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培养锻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