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引学式与八年级历史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337 浏览:106624

摘 要:本文在立体引学式理念的指引下,根据笔者多年历史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教材内容与问题情境的设计两方面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对自身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关 键 词:立体引学式;八年级历史;教学研究

历史,不仅仅是人类逝去的足迹,还孕育着未来.同样的,历史教学不仅能帮助人们记忆、认同和传承人类文明,同时担负着塑造新人类的历史任务.从这个意义来说,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惟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为历史教师应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努力去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下面以八年级历史教材(上册)为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情境,并使两者有机联系,以完成在新课标指引下的历史教学任务.

一、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如讲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我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检测如你是左宗棠将军,你该如何收复新疆.让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效果良好.又如讲西安事变时,我先从介绍张学良开始,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当张在美国逝世后,称赞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然后我再详细叙述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其间层层设问,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事变前,中国的局势是怎么样?事变后,又该如何处理?接着,我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检测设:如果当时杀了,中国的政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团结抗日?在学生积极讨论的过程中,我又适时补充了一些历史资料:被扣后,中国各党各派的态度(亲日派、亲英美派、中国、人士、张杨等).随着材料的引入,学生的眼界进一步拓宽,思维更加活跃,师生在热烈讨论之后,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明白了不杀的道理,也懂得中国为和平解决事变所作出的努力和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以民族大局为重的品格.这时,学生明了西安事变前前后后张的言行,也就深刻地理解了对他的评价.再如讲重庆谈判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时,连续发了三封电报给,“盛意”邀请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这时,摆在中国面前的是:该不该去重庆?“去”与“不去”的理由各是什么?学生对于这种探索性的认知活动很感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并相应地作了阐述.最后,由我作了总结.这样,学生真正地明白了重庆谈判的真相.一言以譬之,讨论是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思维的冲撞中往往产生思想的火花,在教学中有目的引用史料和观点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鼓励争论,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自主学习知识.

二、启发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作出全面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为整幅历史画卷就是由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构成的.离开了历史人物,历史就会黯然失色、暗淡无光.所以,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启发引导学生对各类历史人物作出评价,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人物,还历史人物之真实面目,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讲八国联军侵华时,我给学生讲述了传奇女子赛的故事,对于这样一个烟花女子,能够在国难当头,同胞深受外人压迫和凌辱之时,勇敢地站出来,为民请命,慷慨陈词,与联军统帅瓦德西据理力争,使北京城避免了一场屠城之劫.然后,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风尘女子应该怎么样评价她呢?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是看他(或她)的出身、地位,而是看他(或她)是否有功于民、有功于国.在这里我从历史延伸到现实,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评价身边的人.又如讲洋务运动时,我结合甲午中日战争中有关李鸿章的史实,让学生各抒己见,要求学生对李鸿章进行评价,他们虽然意见不一,但均能从某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最后,我引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的话:“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并对之进行解释,启发引导学生对李鸿章做全面、客观的评价.再举一例,我讲辛亥革命时,也相应地启发引导学生对孙中山进行评价.我不仅仅介绍孙中山对中国历史的伟大功绩,还介绍一些关于孙中山私人生活的事实,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人物,并指出孙中山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在介绍历史人物事迹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倾注感情,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运用多种途径来丰富历史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我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功能,合理利用图表.在讲完第一章《侵略与抗争》时,我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时间、签约人、签约地点、背景、条款、影响等相关内容制成表格,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填表的方式从这些不平等条约看中国是怎么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其它的章节如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新文化运动、三大战役等等,我均启发引导学生把这些章节的要点制成各式的表格.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我充分利用课本中有关的地图、图片、思考题以及到互联网上搜寻一些图片来辅助教学.这让有限的教学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加强了学生的识图、读图的能力,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乐趣.第三,善于运用对联、诗歌、成语典故来丰富历史教学的文学涵养,使历史课成为神采飞扬的文学课堂.如左宗棠的“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光绪帝挽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黑旗军的“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宋庆龄挽孙中山“负改造宏谟,许世以身,有功于民,有功于国,斯人卓著千秋业;综平生伟绩,大书其事,或布在方,或布在策,此后流传万古名”.伟大领袖自投身革命以来,写了大量壮美的诗篇,这些诗篇如史诗般与近现代历史相关联着的,如《西江月秋收起义》与秋收起义,《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与长征,《沁园春雪》与重庆谈判,《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渡江战役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多用成语典故,做到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只有这样,才能使陈年老酒般的历史鲜活起来,才能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成精神酿蜜的百花园、思考的磁场和陶冶情操的音乐晚会.四、培养情感,唤起热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因

第一,教师要把上课当作艺术来看待,对教学投入自己的情感.如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其间有主权的丧失和人民的苦难,也有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历史教师在讲述这段历史时,一定要满怀和爱国之心,语言要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用典型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又如讲完抗日战争时,我要求学生全体起立,师生共唱国歌来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唱国歌中,大家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感情得到了升华,爱国之情得到了张扬,这样,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功效也得到了发挥.第二,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只要我们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告诉你他们心中的苦闷和困惑.有一次,有个学生告诉我她的苦恼――她们宿舍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和误会.针对这一情况,我给她们介绍了“杨度与孙中山的永乐园誓约”、“孙中山与陶恩沛一笑泯怨”的故事.讲完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学生进行开导,说:我们学习历史,听伟人的故事,并不要求我们人人成为伟人,而是要学习伟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我们同学如果能用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彼此间互相交流沟通,就可以消除隔阂和摩擦,和谐相处,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宿舍.事后,据同学反馈,她和她的同学都进行了反思,同学间更加和睦了.我想这样,读史也就可以获得一些人生的启示.

基于上述,我想一个历史教师要很好地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好历史.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能够学贯中西,博采古今,能够对历史和现实作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今天的历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启发引导,不仅需要‘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沉稳;还需要‘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灵活变通;更需要‘但开风气不为师’和穷究义理、以破樊篱的自主精神与独创意识.”而“沉稳”、“灵活变通”、“创新精神”均来源于教师的深厚学养和气质风度.其次,要善于以准确、凝练、形象并充满哲理与文采的课堂语言来表达历史.作为现实的人,今天的历史教师应该是性情中人.‘情’是一种充溢于心中的强烈感觉,它模糊而具体,朦胧而清晰,虚幻而实在.我深信它是构成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创造活动的内驱力.情感是历史思维深潭中的活水,动情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前提,使历史母体.平静恬淡、无动于衷地看待世间万物固然是史学家的长处,但不能作为历史教师在感悟历史和传授历史时的心境.授课时只有真情倾注,才能使历史在飞扬的师生之间互动着.只有这样,历史课才会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生活的历史课.也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实现它的终极目标,即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启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