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题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446 浏览:47072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课题,开展以课题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成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开展课题研究有助于反思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制定解决方案.对于教师而言,开展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去解决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和教学策略.本文中的课题是指在白塔初中“一二三”教学模式下,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和任务,能够通过研究加以解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课堂教学改革问题.

一、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1.急功近利,忽视教学中的问题.

课堂决策复杂多变,课堂事件不可预测且公开化,教师往往没有时间仔细思考.一些教师过分关注个人课题等级的立项,课题成了顺利晋级的条件.他们津津乐道于自己有多少课题、课题的等级等,而忽视课题研究的过程实施,结果使课题研究成了追逐名利的方式.另外,教师未经课堂观察的专业训练,对教学缺乏反省意识,因而会对一些问题视而不见.此外,缺乏一种机制,即引导专家与教研员深入课堂,与教师平等交流.凡此种种,使教学中的问题很难被发现,课题研究难以发挥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

2.盲目跟风,缺乏创新.

课题研究要有创新,创新不是跟风.著作要读,专家的理论要学,研究的方法要学,但不能总停留在“复述”的层面上.越是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的、富有个性的东西,越有新意.课题的研究内容,最好是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真实问题为主的微观研究,策略、方法应该方便教师与教学实践建立关联.课题的研究过程,应该与改进和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不能让教师望而却步,力争使研究过程能为校本研究积累成果.课题研究的成果,还应突出实效性,这样的研究才有存在的价值.

3.缺乏引领,忽视扎实的过程实施.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关注课题的结题报告,却不重视课题研究中的核心环节,即课题的过程研究.一些教师做课题喜欢独自研究,没有形成研究团队.要使课堂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具有生命力,就要获得各个方面的支持.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支持.有些教师在课题立项后,研究思路却不清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研究深度不足、交流不够、缺乏材料积累、档案建立不起来、不能按时结题等情况.有的教师只重视评奖,论文至上.这样,既难以提高课题的研究层次,也无助于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提高.

4.关注课题数量的呈现,轻视精品课题的打造.

一些教师喜欢一项课题多处立项,疲于应付,精力不足,难出精品.同时,有些教师乐于申报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多方应付,而实际介入课题研究很少,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课题.因此,教师要立足自身实际,突出课题特色,注重发展课题的教学效益,力争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课题成果,从而形成精品课题.

二、教师课题研究有效性的应对策略

1.在课题研究的选题上,要避免盲从,注重创新.

目前,学校和教师在课题研究选题上跟从别人的多,创新的少,课题选择缺乏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课题重复研究、低层次研究的多.其实,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研究,是具有校本、师本倾向的,必须就学校及教师本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归类,找出共同特点,再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修正、提炼,去伪存真.

2.在课题研究的动机上,要克服功利,注重实用.

学校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课题研究必须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选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选题,从教师自身课堂实践的矛盾冲突中选题.只有这样,才能生成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3.在课题研究的评价上,要力戒浮华,注重实效.

课题研究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课题研究本身的评价,二是学校对课题研究评价机制的确立.在对课题研究本身的评价上,要重视推广辐射.在课题研究评价机制上,要通过机制创新,激励教师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求真效.


4.在选题上,要避免空玄,突出真实.

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课题选题范围要合适,题目不能太大、太空、太宽.即论文切入点具体而细小,针对教学中某一个具体问题或现象.二是课题选题要新,应具有创新性、前瞻性,不重复别人的研究,在他人研究基础上要有所突破或创新.三是课题选题要实,即具有实用性、现实性和针对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四是课题选题要真,即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符合学科规律.五是课题选题要简,即选题要简单明了,不故弄玄虚.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