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硕时代的柏拉图之恋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42 浏览:32220

那一年,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的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我发现自己跟上一级的师兄师姐们坐在了同一间教室,大家将在一起上课,一起考试,一起毕业找工作.

由“大学生”升格为“研究生”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托保送本校的福,省去了考研复习,几乎整个大四都在看闲书、玩吉他.转眼又是九月,落叶纷飞的北方城市里,还是原来的校园,还是熟悉的先生,路上有忙着军训的小本科生,教室里有好不容易从外校考进来的新同学,上课了,自己在第一排找个座位气定神闲地坐下来,新的学习生活就开始了.

先看了一本《爱因斯坦传》,然后开始啃卡尔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虽说有四年本科的基础,但接下来怎样学,做什么题目,向哪个方向走,心里还是茫然的.每天看看书,上上网,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却像在焦急地等待什么.

“小硕”只有两年:一年入学,一年毕业.即使一帆风顺,恐怕也将是一段不容些许流连的旅程.可“风浪”还是来了,也许只是一阵涟漪,却将我平淡的生活改变.

故事要从一位知名英语专家来校做的那场讲座开始.那天傍晚实在很无聊,看到海报,心想去听听,知道一些学英语的窍门也是好的,脚步一转就进了报告大厅.当晚报告厅里人山人海,场面热烈,专家的包袱也抖得很响.邻座是一位开朗活泼的女生.我对她说:“像你这样爱学习的可不多啊!”她笑了笑,问我:“你是哪个专业的?”“哲学.”“哇!”我就这样认识了梓童.

专家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聊,很投缘,散场的时候,相互留了手机.当时有种感觉,也许是一种期待:这件事不会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果然她发来信息,一上来就是哲学问题.说的和回的什么已经忘记了,但就在此后不久,两个人开始肩并肩地坐在露天看台的树阴里看月亮.

那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年代,也是一段不真实的生活.有人陪着,书断断续续地总也看不完,在极短时间内开题写论文寻找方向的紧迫感也被冲淡了.最糟糕的是,梓童本不是那种容易接近的单纯女孩,她有她自己的想法.所以当最初的浪漫感觉消失掉,我发现自己还没有成熟到能够把握这份感情,也没有能力留她在身边,分开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局.

梓童走了以后,我不得不从美梦中醒来,面对现实的残局:第一学年过半――就是毕业在即了,将近一半的黄金时间就这样无谓地消耗掉了.确定题目、发表小论文、写作大论文,这些任务一直摆在眼前,回过神来已经时日无多.再想想经验不足的找工作和考博,最初读研的那点从容悄悄地溜走了.我开始在自己身上做“哲学反思”,让自己清醒再清醒地面对现实,终于发现自己实在是一无是处.首先,自己选择的本是一条清苦的学术之路,是不会也不该有太多繁华喧闹的;其次,人文学科硕士在就业市场中原本就比较边缘化,小硕虽然节省了一年时间,竞争力却不及同时应聘的三年制硕士;再次,事已至此,正常的生活学习状态如果不能在短期之内恢复,怕只怕这小硕时代只能就此草草收场.


这期间,我试过各种自救的办法,例如:跑到校医院做心理咨询、广泛开展户外体育运动、参加各类集体活动,等等.在消沉与苦涩之中艰难度日,以仅存的理智争取赶在第一个暑检测――也是唯一的暑检测――之前一点点将失去的热情重新注入体内.我暑检测里没有回家,整天泡在校园藤蔓掩映的露天游泳池里,体会一种无边无际的飘浮感.

转眼间,第二学年――也是最后一个学年来临,该是做决定的时刻了.找工作还是考博?这是个问题.结果我做出了今天暗自庆幸的正确选择:考博.不为别的,在这条孤独的路上走了这么久,至少要对得起自己读过的书和付出的青春年华,将哲学进行到底.我把志愿锁定在难度最大的北大哲学系,这在母校还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结果证明我又是对的――北大之所以是北大,就在于她拥有强大的文化磁场,能够整合起人类最好的文化能源,指引迷路的心灵走向光明.我惊奇地发现,备考的参考书目中尽是被我忽视的奇珍异宝,心仪导师的学说更像一盏明灯在天边隐现,让我惭愧自己的浅薄与自大,决定亡羊补牢,加倍努力.

终于,在认识梓童一年后的秋天,我的研究生生活重新回到正轨.每日早睡早起,三餐固定,劳逸结合,独来独往于校园各大阅览室与自习场所.心口的寒气慢慢消散,未来的图景也缓缓清晰,柏拉图的对话录又变得津津有味,那可真是一段手不释卷的好日子!每一次进出图书馆,仿佛都能听到自己脱胎换骨的声音.冬天来了,复习进入攻坚阶段.寒检测里的教学楼俨然是一座空城,有时阶梯教室里只有孤身一人,就只打开头上第一排日光灯,一个人从日出坐到深夜.哲学――尤其是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东西,在那种情境下读来格外有感觉.那时走出教学楼,放眼望去,感觉自己看到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世界和空间,而是“存在与时间”.夜里收工回宿舍,是一天当中最放松的时刻,还记得溜冰场旁边小路上的星空总是那样清澈见底,猎户座就像一个永不背叛的忠实伙伴,像儿时一样注视着我,我也像孩子一样注视着他,眼睛不知不觉就湿润了.

那是紧锣密鼓的一年.转过年来,考试就近了.赴京初试,第一次走进燕园,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漂亮的地方.一个月以后,回京复试.又过了一个月,一张录取通知书终于翩然而至.而这时,距离小硕毕业已经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不论上博以后的“下回分解”如何,至少在这最后的三个月里,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如今,我已经穿越那片柏拉图的森林,拥有了另一种安定而充实的生活.每当回想起自己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硕时代,都会感慨万千.如果远在天边的梓童能看到这篇文章,我希望她知道我还没有变.在某种意义上,她其实是陪我走完了那一程.

希望她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