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656 浏览:93723

摘 要:构建和发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当今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发展价值主要包括对社会的发展价值和对儿童的发展价值,将会对此做详细探讨.

关 键 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发展价值;社会;儿童

民俗文化是民众在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选择和优化的结果,是文化的精华和民族的根源,也是推动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力量.我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展过学前教育文化课程,但是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教学内容中经常会出现有悖于人文常理和幼儿发展规律的地方,也缺少对儿童真善美的教育.儿童的发展迫切需要民族文化课程的重构,儿童生命和生活的整体性、丰富性也需要民俗文化来帮助构建.在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作为文化传承最主要的载体,更应认识到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发展价值,加大发展力度.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为了满足学前儿童的发展需求而存在的,以学前儿童生活中的民俗文化作为主体,兼顾其他多民族文化,以儿童学习发展规律为指导的并通过有机融合而形成的有益的教育性经验.

当前的民俗文化教育课程,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将儿童文化背景作为课程设置依托,使儿童在教育环境中能够获得有益的教育性经验,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整体进步.课程体现了对境遇性知识的尊重,把普适性和境遇性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使儿童能够对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生活知识和学科知识全面融会贯通,最终促进儿童拥有在人类生活文化情境中体验生活、优化生活的能力,进而实现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自身发展的超越.此外,结合学前儿童的身体特点,课程把学前儿童看作是主动的探索者和积极的建构者,从而帮助他们身心、意志、情感、智慧的全面发展.当然,教师作为施教者,是儿童发展的积极促进者,也充分发挥着在课程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课程良性循环机制的生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实现自身的超越.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对儿童的发展价值

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启蒙阶段,在认知、个性、情感等方面尚处于较低层次,但同时儿童具有极强的感知力,对生活中的文化背景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民俗文化直观形象的特点相融.因此在课程教育中,应遵循从自我到他人、从熟悉到陌生的认知规律,切入儿童生活中当下的、此时此地的民俗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和提炼,从而建构起适合本地区儿童发展的课程,完成儿童的发展.

1.明确文化归属,增强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觉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生活经验,在情感和心理上都能够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和文化价值,进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是自我认同的一种形式,也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认同包括种族、现代的族群性、传统的族群性和生活方式等四种形式.其中,种族文化是最强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是先天赋予的、流淌于个体血液中的.而另外三种则是人身体之外的,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是较弱意义上的文化认同,生活方式则是最弱的,可以多次改变.传统的族群性认同则是以成员关系为基础的,这种关系往往是一种时间活动,部分和遗传活动有关,但是随着成员的流动会发生变化.现代的族群性则主要集中在个体上,是一种非制度的文化认同.人们长期生活在民俗文化中,在不断的习惯中会逐渐产生对这种文化的熟悉感和认同感.比如,我国各族人民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就是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下产生的民族认同,同时各民族又有过年吃团圆饭的传统,这又是不同民族之间产生的国家认同.再如,我国射日英雄神话、女娲造人神话、盘古开天地辟地神话在内涵上都有一定的相近性,都表明了阴阳对立和统一的世界观.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内涵惊人一致的神话背景下,必然有本民族共同和普遍一致的无意识心理结构,这又是我国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而对儿童的学前民族文化教育就是要实现这一民族认同、社会认同,使儿童能够认同本民族文化,并以本民族文化为自豪,这在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当代社会尤为重要.如果儿童从小不接受汉字、古诗等文化教育,那么以后也难以认同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当然,教育中应坚持“中和教育”方针,不能简单地顺应和屈从本族文化,也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吸纳其他文化,以帮助本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不断获得新鲜血液.

2.培养文化包容意识

意识是指精神心理活动的某一阶段和形式,是人眼、耳、鼻、舌、身之外的第六意识,也即是心智思维.文化包容意识即是对待其他文化时应保持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去接受或宽容对待的思维活动,这是文化包容能力的基本要素,也是我国各民族和平共处的重要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民俗文化也正是在这56个民族的分分合合中通过不断接触、碰撞和交融中发展而来的,具有各自的特色,也能够互相学习.苗族的酿酸技术被各民族习得,丰富了饮食文化;黎族的织锦技术被黄道婆学习,为汉民族创造了惊艳的织锦文化;汉族的织棉机被壮族学习,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民族文化都是在互相学习和互相迁移中不断创新,形成适合本民族的独特文化,也使得民族文化不断获得生机.儿童时期是人的意识初步形成时期,通过对各民族丰富文化的讲解,能够使他们明白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从而学会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文化多样性,防止出现狭隘的文化意识,造成对其他文化的排斥心理.

3.寓教于乐,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长的共同愿望和责任,而我国各个时期对儿童教育都极为重视,并总结了许多为实践证实的育儿经验,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学前儿童的抽象思维意识尚不成熟,思考能力处在较低阶段,但是他们的模仿意识极强,而民俗文化中的许多事例都可以帮助他们成长.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会帮助孩子学会谦让、爱心,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让儿童学会机智、帮助,这些故事对孩子的影响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各民族还保留了许多爱幼抚幼的习俗,比如各民族妇女为儿童缝制装束,绣上吉祥物保佑儿童健康;有很多成人和儿童一起玩的传统游戏;饮食上都注重健康,科学饮食,比如苗族人常吃糯米不易消化,需要酸菜搭配来促进消化;民俗文化中娱乐活动占了很大比重,比如各种形式和类型的歌舞、竞技、游戏、杂技等,流传较广的有丢石子、跳房子、老鹰捉小鸡、打水漂等,使儿童在观看、参与中愉悦身心.4.亲善和睦,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民俗文化蕴含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是儿童重要的成长背景,也是儿童与社会的联结桥梁.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道德、礼仪知识、俗话谚语、民歌民谣等,常常活泼生动、入木三分,育人作用明显.尊老爱幼方面:比如布朗族、朝鲜族、哈尼族,如果家里有较好的食物,应请老人先吃;侗族路上遇到老人应帮忙,家里缝衣服时应先给老人缝;维吾尔族、彝族遇到老人时应恭敬地为他让路;各少数民族也没有打孩子习俗,侗族尤为进步,认为男女平等,任何孩子都应爱护.团结互助方面:这方面在少数民族上表现尤为明显,少数民族大多生活艰辛,因此很多时候需要依靠集体互助才能战胜困难,这也就形成了他们一家有难、全寨支援的优良传统,遇到公共设施如水渠、道路时也是大家共同出资、出力.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对社会的发展价值

1.树立文化公平和社会公平意识

公平是社会公正的重要衡量标准,而文化公平则是指人类所有成员都拥有公正的创造文化、持有文化和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和自由,也是人类文明阶段的必然需求,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促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到现今的法治社会建设都表明了人类对于社会公平的向往和不断追求.每个儿童都有一个潜待开发的大脑,而特定的社会环境无疑对其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儿童生活于社会环境中,人类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意识都会作用于儿童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每一地区的儿童都是不同环境中的独立的个人,而不同环境中的文化传统必然有很大差别,尤为突出的反映在民俗文化的差异上,各民族相处、互动和理解的基本文化指令都蕴含其中.所以民俗文化是与人们休戚相关又人人可以接触到的文化,也是社会最公平的文化系统.所以,在民俗文化基础上构建的学前教育课程是帮助儿童树立文化公平和社会公平意识的最适宜课程.

2.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多种文化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也日益激烈,其中也存在着不少强势文化消灭、打击弱势文化的现象.对此,联合国曾专门发布《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客观规律,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号召人们像维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去维护文化多样性.20世纪30年代赫斯科维茨和本尼迪克特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相对论思想,认为不同社会生活中会产生各种文化,而对待不同的文化人们应当采取互相尊重的态度,从而才能从不同文化中汲取营养,防止本民族文化在一潭死水中生命力消逝.而社会的和谐也是在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存在的,通过对和谐文化的教育能够帮助儿童认同文化多样性,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我国民俗中存在着大量的和谐思想:崇尚自然.彝族有“阿衣俄西格”餐传统,也即是一种儿童在大自然的娱乐聚餐,儿童在这种和大自然的相处中加深了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侗族则认为山林是大自然的主人,而人只是客人,因此不能滥伐树木和捕猎;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在这一点上,各民族都非常一致.比如,不能挑拨是非引起他人不和,否则会遭到全村人的敌视;家庭内部也讲求和谐治家,相敬如宾,如果遇到有人求助则应热心帮助;各民族间团结互助.我国各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融合成为一个大家庭的,因此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思想认同让各族人民都盼望天下一家,亲如兄弟,即使在今天,民族团结、发展、繁荣也作为基本的民族相处原则写进我国民族政策.

3.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沉淀下来的习俗、信仰、价值观等的精华,是一个民族精神信念和理想追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不竭源泉.民族精神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国民众创造力和智慧的深层次展现,也是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一种依据.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各民族和各国家相区别的特殊标记.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具有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将其和普适性知识融合,更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儿童来说,形象生动的内容比较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更容易加深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印象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将民族精神深刻地印在骨血中.

4.追求和谐共生,维护人类生存环境

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民俗文化也是一个对这种理念追求的文化系统.我国古代建筑多取方形、圆形搭配而成,以取天圆地方之意.北京名闻天下的四合院的建造也是根据北方风少大气候寒冷的特征,而采取四周合围的形式以达到保暖的效果.我国的民居也多是依山傍水,根据地势而造成,讲求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还有很多人会在屋子前面种上植物等,以达到草木葱茏的效果.在饮食、服饰上也都讲求五味调和、色泽相称,这些都是以和天气和平相处为目的,达到有序和谐的状态.而这些和现代课程的环保观念都是相通的,可以建立起文化和课程的共生系统,促进人与之然和谐相处.儿童在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教育下,就不会把人当作自然的唯一主体,而以统治者自居,对大自然肆意掠夺,不会把人和自然看作对立或制约与被制约、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人类相依为命的好朋友,从而和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和谐相处.


总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作为民俗文化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帮助儿童形成多样性思维及促进儿童的社会化都有重要作用,而在全球化和一体化带来的民俗文化冲突和竞争中,对我国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教育者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的重视,为其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有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