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与小班化教学的整合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243 浏览:32724

随着知识经济爆炸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富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需求若渴,教育改革力度也逐年增加.在全国各地各类学校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小班化教学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成为近年炙手可热的一个研究课题.何为小班化教学模式?就是在小班化教育理念指导下,在较少人数的教学班级内,围绕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班级特有的内在价值和教育教学规律,创设出的一种“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它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重视统编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统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统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统一.笔者教学物理多年,认为对于物理这样一门具有前沿科学特质的学科,小班化教学模式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如何整合值得探讨.

一、点面结合,问题探究教与学的整合

纵观物理学的发展之路,无一例外是从问题开始探究的,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也是贯穿小班化教学的一条主线.作为教师,应充分研究教材和分析学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围绕章节的重难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帮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突破重难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在短短45分钟内受益匪浅.

例如:学生们每天都在接触声音,肯定会有疑问: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各种方法将纸发出声音,在活动中学生很快就了解到物体需要振动才能发出声音,同时会发现和产生新的问题:是否物体只要振动就可以发出声音?为什么手臂在振动我们并没有听见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人耳听见声音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我们能区分各式各样的声音?学生只有提出这些问题,探究学习才会有方向,但是学生往往没有勇气提问,这就需要教师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知道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要想让学生提出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晾晒衣服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二、多元互动,分组合作教与学的整合

师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的,小班化课堂不追求军事化,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开发、探讨、丰富课程的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应该是多元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适时地调整学生的组别,以最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组建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自由讨论甚至是争论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观察物体沉浮现象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两大实验组,采用团坐的方式,两组之间放置一个展示台,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好的实验方案或者在交流讨论中发生争执时,学生就可以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第一组只需用教师准备的材料进行实验;另一组则需自己准备一些物体,将这些小物体浸没在水中后释放,观察它们分别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生争执:同样的材料在A学生手中是上浮,在B学生手中是下沉,在C学生手中是悬浮.这时,教师可以做“审判官”,让学生分别在展示台上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实验证实了3位学生都是对的,由此又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为什么同一材料制成的物体却有不同的沉浮效果呢?是什么条件决定着物体的沉浮呢?为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可以将学生再细分出4个实验组,分别研究液体的密度如何影响沉浮、物体的密度如何影响沉浮、物体的形状如何影响沉浮、重力与浮力如何影响沉浮等.实验后大家进行交流整合得出客观的理论化依据.

当然在分组中要注意层次感、参与度和挑战性,不抛弃、不放弃、不离弃每个学生.

三、角色体验,自主参与教与学的整合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小班化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要善于将学生角色化,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和分析学情,设置最佳的情境让他们自觉地走入神奇的物理世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例如要解决问题:什么是力?产生力至少要涉及几个物体?教师可以这样引入:“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做几个动作:第一个动作,伸出一只手,放在胸前,感受一下;第二个动作,伸出另一只手,两手合十,不去挤压,感受一下;第三个动作,两手相互挤压,再次感受一下.好,在这三个动作中,你们什么时候感受到了力?”在这一设计中,不仅全体学生参与了体验,而且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

再比如:猜想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教师这样设计:“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照镜子.找一位同学,现在检测设你面前有一面镜子,你必须得找一个像作为镜子里的自己,接下来,你就可以摆pose了.”活动很生活化,却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这一类活动中,教师可以更多关注后进生,让他们在角色体验中找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因材施教,精细分层教与学的整合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有效把握其在不同学科上的发展方向,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从学生的兴趣、性格、智力、能力等方面细致分层,在制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设计作业练习时,做到既有统一性又有层次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小组可以细分为制作组、练习组、学习组、强化组.制作组是针对学有余力并且酷爱动手动脑的学生,他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魔术箱、万花筒、潜望镜、潜水艇、调光灯,以及自制小实验、改进小实验、发明小项目等;练习组是针对中等生,他们的特点是上课一听就懂,考试一做就错,在组里,教师会将他们平时的易错题收集起来,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学习组是针对后进生,他们底子差,要从基础抓起,设置的题目也比较简单,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强化组是针对优等生,他们的目标是重点中学,所以成绩一定要硬,在组内,教师会多设计一些压轴题、竞赛题来强化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结束语

当代中学生有着超强的优越感,不循规蹈矩,好动好奇,情绪波动大,这些看似不好的因素却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改革因素,学生正以一种全新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占领整个课堂.所以,物理课堂需要改革,需要和小班化教学进行整合,教师要在物理课堂上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生活化、体验化的小班化教学模式,让物理课堂变为以自主性、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课堂,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