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高效课堂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239 浏览:80178

看到一则故事很受启发,爸爸在做饭,正在煎鱼的时候,三岁的女儿跑进厨房,看到锅里的鱼,焦急地说:“爸爸,鱼里不要放刺啊!”

我们从小就希望做什么事都顺顺利利,没有困难,拒绝失败.却不知,鱼刺本就是鱼的一部分,它始终在那里,不会因你的意愿而改变.

联想到现如今我们所大力宣扬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老师们把时间计算到了分、秒,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最多的学习内容,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情绪调节到最亢奋的状态.为了提高所谓的效率,把重难点分解、剥离成一块一块,为的是使学生学得快,课堂上思维不受阻,教学效果出色,学生学习反馈效果好.看到这里,我想:这种做法与吃鱼的时候,父母把刺挑出来,让孩子顺利地吃到鱼肉有什么区别.其后果是,长期在这种状态下吃鱼的孩子,即使他长到20岁,也会在自己独自吃鱼的时候,常常让鱼刺卡住自己的喉咙,从此对鱼敬而远之.

知识是人们长期经验的高效总结与提炼,其中的难点和学习过程中的艰辛是客观存在和难以避免的,不会因为老师的见山开路、遇水搭桥而消失.如果在所有课堂上,我们老师都是这样快速帮助学生消化重难点,最终断送的是学生对难点的自我钻研与消化能力,这对于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现代人来说,将是致命打击.

课堂需要高效吗?当然需要,但这种高效不是在一节短短的课堂上追求容量的最大化,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他要经过长达近20年的漫长求学生涯,上数以万计的课,用得着这样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吗?再说,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试想一下,别说是一个小孩,即使是一个大人,长期在一种高节奏、高容量的状态下,长年累月不间断地学习,他受得了吗?我认为高效课堂应是每节课师生都有所得,这个得可以多,当然也可以少;可以是知识方面的,更可以是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只要是师生都有所收获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包括学生对一些知识钻研的失败,同样是一种收获.积跬步可以致千里,追求有所得的课堂比追求快节奏的课堂更有长远意义.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不是设计、制造商品,而是一个启发、引导、唤醒和慢慢等待的过程,立竿见影、快节奏对教育来说从来都是一个笑话,那些在教育工业化背景下催熟出来的学生,必是发育不良、毫无创造力的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