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体会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88 浏览:15884

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我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应该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化抽象的说教为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小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小学生在玩中明理,乐中学做,从而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有积极向上、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状都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污染,再加上他们知识少、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而家长对孩子在道德方面的教育又欠缺,有许多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没办法,也管不了,从而使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开展艰难.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引导,要理解学生的心情,尊重他们的人格,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

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往往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曾经有一个母亲,为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她每次晚餐后吃水果时都让自己幼小的儿子来分配,而儿子每次都是给爸爸妈妈和自己一人分一个.突然有一天,儿子发现只有两个橘子了,就问:“你们都要吃吗?”“当然!”尽管心中不情愿,孩子还是把两个橘子递给了父母,而父母则坦然接受了.但是这位母亲做得对,一定要让孩子心中想到别人,并能正确处理“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养成有孝心的习惯.因为行为是偶然的,当某种道德行为达到自动化程度的时候,就成为道德习惯了,如果德育能够让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稳固的链接,它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引导小学生“欲做事,先做人”

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这就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把我们的未成年人培养成为能担负跨世纪伟业之重任的一代新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里,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古人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也说明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然而,对他们进行教育确实是一件难事,高深的理论听不懂,传统的说教又太枯燥.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因势利导加强教育.如有个别学生有小偷小摸的现象,教师就应向他们讲清楚小偷小摸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什么危害,使学生知道这是不道德的,害人害已,扰乱社会秩序,这是违法的行为.

三、不可忽视的集体主义教育

如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人溺爱,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因此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就更有必要了.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集体,集体是由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整体.如学校、班级、小组等都可称为集体,每个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成长是和集体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从小关心集体、爱护集体,为集体多做好事,珍惜集体荣誉,并在集体中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帮助小同学,见到同学有进步不嫉妒,虚心向他学习;见到同学犯了错误时不包庇、不歧视、要热情地给予帮助,使学生明白损人利己、自私自利不是好品质,是做不成“好孩子”的.

四、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教师要多注意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学生有时不知道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是不该做的,就是知道往往又不会控制自己.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务必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并激起他们产生一种“我想试一试”“做一做”的自我教育愿望.一种方法就是借助榜样的力量,给他们多讲一些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激励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从而培养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另一种方法就是进行对比教育,教师设计一些如何对待集体、爱护公物、讲卫生、爱劳动等正反两方面的问题,通过学生判断、回答,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我还及时肯定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听到和看到老师、同学对他的态度和评价.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明辨是非,主动地接受教育.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对他们今后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当然,小学生德育工作博大精深,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懈地努力,抓住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趣味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调动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启动小学生的情感,把他们培养成健康、活泼向上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让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脱离低级趣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月牙桥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