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713 浏览:122366

摘 要:新疆地域特殊,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必须要全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射作用,在各民族青年中行之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五观”、“四个认同”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风向标,将大学校园做为培育各族青年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主阵地,使各民族青年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具备助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后发赶超的精神力量,使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 键 词: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54-03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由于地缘因素,在我国处于特殊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面对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严峻形势,作为地处边疆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前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才能有力地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疆腾飞发展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由于“三股势力”、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新疆与内地、新疆各县市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不利影响,新疆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而且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象的民族性、教育内容的双重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特点,针对这些情况,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创新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立德树人的指导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和感染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新疆大学生的国家繁荣发展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最高价值诉求,国家繁荣发展了,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只有在国家的繁荣背景下,新疆的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才能有实现的可能,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从国家层面的富强、、文明、和谐视角出发,新疆经济、政治、文化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繁荣发展基础之上的,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而,在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更能提升新疆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提升新疆各族青年的综合素质,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新疆大学生社会和谐稳定意识.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视角来看,能够更具象地帮助新疆大学生进一步深化“爱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的理念,激发新疆青年自觉营造和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升新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新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新的使命.

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新疆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最终归宿,这与大学教育“在明明德”的应然状态、社会主义办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一脉相承,相互契合的.从倡导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视角探究积极推动新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够更开拓和丰富完善新疆大学生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新疆大学生树立“五观”和“四个认同”观点

“五观”即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新疆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民族宗教问题十分复杂和敏感,民族分裂势力为了培植有生力量,发展对象的重点之一就是高校大学生.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重任且思想活跃,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阵地的争夺,是我们同民族分裂势力进行的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因此,新疆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四个认同”是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想先后传入新疆,在“双泛”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新疆民族分裂分子编造、鼓吹新疆分裂、独立言论;歪曲事实,否认历史,与高校权威、科学、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背道而驰,妄图破坏新疆各民族团结互助、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因此,新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四个认同”教育尤为迫切,这项工作对有效打击“三股势力”、建设新疆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统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疆区域精神的指导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化大环境下,我国社会多元文化相互交织,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在被颠覆和重新整合,市场经济引发的道德观念的变革对新疆各族人民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各族群众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倡导“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的价值观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整合当代新疆各族人民多样性的价值取向,借以统一新疆的主流思想观念和积极正向行为.

被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赋予兵团人最内涵丰富和最与时俱进的品格向导.她深深根植在兵团人中,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根基.在新疆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新疆各类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势位统摄作用,广泛的调动、凝聚新疆广大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使“兵团精神”紧扣时代脉搏,闪烁时代光辉并不断绽放正能量,必将在与西化功利主义价值观和新疆境内反动的三股势力以及分裂主义思想斗争中永立不败之地.二、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进程中的不足

独特的区情和战略地位,决定了新疆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理论教育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到新疆和谐稳定繁荣发展大局.高校的社会地位和特殊的群体环境,决定了高校是新疆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战场,是对新疆青年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就现状而言,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仍有一些缺失.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教学效果任重道远

新疆高校公共必修的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缺少关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专题化教学教材,虽然现行教材中有相关涉及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但不够系统条理,讲解往往浅尝辄止,教师受教材、课时等多方限制难以发散展开.处在建构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高校应对这一教学内容充分重视,在深入挖掘公共政治课现有资源和不断改革创新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方面下功夫.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育教学中,尽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系统阐述,但在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新疆大学生进行国家层面的富强、、文明、和谐意识的教育方面有待提升.其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有专门章节讲述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进程以及人们对自由等的曲折探索,但需真正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将这些理念与对新疆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联系,指导学生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意识理解和认识.第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教育教学中,在弘扬集体、奉献、怎么写作、各民族团结等意识时,能从个人层面领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意识的能力尚需扩展.


(二)针对“三股势力”的反渗透教育刻不容缓

首先,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始终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任务.新疆高校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尚有提升空间,年年重复开展同规模同形式的反分裂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易于使人产生倦怠.

其次,应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大学生校园生活品质、品味的有效载体,最易在青年大学生中产生共鸣,对在校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就新疆高校而言,加强对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更有利于抵制“三股势力”妄图拉拢、蛊惑各族青年开展分裂活动的企图.另外,加强管理和监督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优化校园有限资源,合理规划活动内容,丰富和拓展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能行之有效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程建设.高校要重视“红站”建设,打造“品牌栏目”,专门建立能充分体现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在高校网站主页的突出位置设立德育教学专栏,注意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网上正面的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

关注网络社区中大学生“隐性”交互平台,网络“隐性”交互平台需申请注册或身份验证才能进入,或以电子会员身份才能进入参与论坛的交流,这种平台因为是针对特定对象开放,因而具有相对隐蔽性和私密性.“隐性”交互平台在高校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长,新疆高校是“三股势力”争夺青年的主战场,网络“隐性”交互平台已经逐渐成为新疆反动分裂分子争夺人才的载体.

三、创新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创新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统筹多方教育资源,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内在机制;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综合教育,强化培育的外在机制.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科学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协同推进.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三个倡导”为指针,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及手段,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实效性和感召力.

(一)统筹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增强“立德树人”

社会、学校、家庭几乎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载体,在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意志品格教育过程中,这3个领域都发挥了有效载体的作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社会中主要存在的新媒体、家庭中主要存在的血缘亲属、学校中主要存在的师长和同辈群体成为影响大学生意识和行为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集约和统筹这些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使各领域的教育资源合理流转,简化教育流程,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成效.在探索“立德树人”的新型思想教育路径中,真正实现“以人文本,德育为先”的目标.

首先,以反对”三股势力“为目的,强化政治意识,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在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中,社会积极营造和谐发展氛围,学校有针对性开展各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反对“三股势力”西化、分化新疆的宣传教育或校园文化活动,家庭应当摒弃对大学生“重智轻”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德育、智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从不同施教者的层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并与“三股势力”的反动、错误价值观区别开来,从而达到提高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目的.

其次,以反分裂、反渗透为重点,加强新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新疆高校应当持之以恒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持久地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教育,坚决抵制分裂分子的渗透和破坏.在社会、学校、家庭统筹协调的指导下强化大学生政治意志,巩固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思想防线,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抵制分裂、渗透的有效武器,不断提高新疆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始终深入、持久地在各民族青年中开展民族团结互助教育.(二)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彰显科学性、系统性

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遵循教育双主体教育对象原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教育主体,打破传统单一的灌输教育模式格局,引入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完成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入适量实践教学内容或者体验式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教育理论课教学的科学系统性,助力新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以怎么写作新疆跨发展为前提,开辟大学生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行为得到感染疏导,让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灌输在活动中,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并逐步转化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怎么写作新疆跨越式发展为目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深入进行爱国爱疆、爱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从新疆大学生实际需求入手、注重实践、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为新疆的繁荣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三)统筹传统教育与网络文化教育,体现开放性、包容性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新疆大学生的意志品格教育.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追求,贯穿于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过程.加强大学生品格的锤炼、意志的磨练,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

以“贴近学校、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为重点搭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只有立足大学生实际需求和自身发展需求,才能够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说教的乏味套路,感染和吸引大学生主动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