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和想象在诗歌赏析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143 浏览:144502

【关 键 词】诗歌赏析联想想象

运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100-01

诗歌赏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生应该学会赏析诗歌作品,体会诗歌蕴含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许多学生觉得诗歌赏析高深莫测,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借助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赏析诗歌时披文入情,尽赏其妙,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内涵.那么,在诗歌赏析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呢?

一、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

淡墨点染是画家经常采用的一种绘画方法.诗人写诗也是这样,时常运用饱含色彩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画面美.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美,使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场景等描写转化为头脑中活生生的画面.这种联想和想象,是读者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诗歌形象性描绘的再创造,能够把诗歌中的人、事、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感触到”的真实情景.

例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山行》,其原文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全诗仅28个字,却言简义丰,对景物的描绘形象逼真.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描绘,展开联想和想象,眼前会呈现出一幅清新、生机勃勃的画面:一条小小的石径,斜斜地横卧在面前,几度盘旋回绕,伸展到了遥远的山上.在峰峦高峻,树荫浓密的地方,缕缕白云冉冉升起,在这山高云深的地方还居住着人家.在这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诗人抒发的不是凄凄惨惨的情感,而是催人向上的情感.由此可见,展开联想和想象能够再现诗歌的画面美,享受诗歌美的意境.

二、展开联想和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

诗歌讲究意境,“意”是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境”是指在客观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诗歌都是“意”与“境”的结合,在诗歌赏析中,学生从诗歌中的“意”去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领略诗歌的“境”.

以学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一文为例,全诗虽然短小,但是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使诗歌意蕴深刻.诗歌开头由现实生活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再联想到天上的街市.地上灯、天上星,都是点状的发光体,它们的相似点,成了诗人展开联想的基础,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种由实到虚的联想,创造出了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意境,赋予了“星空”独特的意象,表达了一种缥缈、空虚、寂寞的思绪.至此,诗人又进一步展开联想,由物及人,由街市联想到民间传说,描写天上神仙的生活.此时此刻,诗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但诗人却按照自己的意愿,对这个民间故事进行了创造.将悲剧化为喜剧,以此反衬作者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对前途的渺茫,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光明、幸福生活的向往.联想和想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而且有助于读者运用联想和想象获得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三、展开联想和想象,分析诗歌的形象

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也不例外.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一个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诗歌时,要抓住能够体现人物形象的个性化的描写来展开联想、想象,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例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秋思》,其原文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诗虽短,但获得了极高的赞誉,究其根源,是因为它在情感上引起读者的共鸣,艺术表现手法简洁明快,最重要的是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诗歌的前三句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9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描写了一片萧瑟的秋景,渲染了一种黯淡凄凉的氛围.在这萧瑟的秋景中,一个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走的断肠人出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断肠人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得出一个仕途失意、功业无成、孤单寂寞、倦于漂泊的思乡游子的形象.


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填补诗歌的空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古诗中常常采用“空白”的艺术表现手法,诗人在写景叙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是让读者去想象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赏析诗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合理地填补或扩充,丰富诗歌的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

(责编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