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34 浏览:17491

[摘 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不同层次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分化,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一些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西方经济学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无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西方经济学应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应用实践教学体系和进行教材改革,夯实经济学基础知识,提高应用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素质.

[关 键 词]高级应用型人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03-02

一、基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西方经济学应实现的教学目标

(一)提供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管理经济学课程则是应用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企业日常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国际经济学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了国与国之间的资源配置.在后续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的学习中,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有学生将西方经济学教材重新带进课堂,帮助理解专业课程.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有意识地引入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如可以引导学生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去解释其他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以用其课程的知识和观点来解释经济学课程学习中的一些问题等.同时,经济学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弹性分析、最大化原则等都能在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中得到应用.

(二)培养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获得经济学知识并不等于拥有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是研究家庭、厂商在市场中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理论,通过对家庭和厂商等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进行个体决策的研究,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研究对象,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研究短期的经济周期和长期中的经济增长.宏、微观课程中相关概念和理论联系密切,是分别从微观个体和总体的逻辑关系中研究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学科,每一个理论的分析推导过程都符合形式逻辑规范.

(三)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具有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西方经济学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边际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旅游的优惠价,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能以较低的得到机票?航空公司的决策依据是增加一门学生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的比较,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边际分析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针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西方经济学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用经济学思维看待问题的习惯,在讲课过程中,针对学生身边的事或者关注的新闻事件,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经济学思维习惯的优点.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在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影响了经济学教学的效果

西方经济学的本科课程教学中,虽然引入了实践教学体系,但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传统的“黑板经济学”没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设备丰富了教学手段,在知识传授中具有容量大、形象生动的优点,被很多教师采用,以至有些教师完全抛弃了课本和教案.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存在着大量的图形和公式,这些是西方经济学重要的分析工具.多媒体设备中的图形和公式一带而过,学生不能见到教学过程中公式的推导及图形的绘制,对于经济分析工具十分陌生,甚至重要知识点掌握不牢,直接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互联网上教学资料的丰富,使一些教师跳过了备课环节,上课时对着课件“照本宣科”.西方经济学是数量关系、逻辑联系紧密的课程,没有清晰的课程思路,会导致讲课过程中逻辑混乱、知识点错误等情形,影响了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二)缺乏应用型教学的直观场景,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欠缺

根据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西方经济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中的一些问题,但是经济学有些理论本身缺乏直观的效果,难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讲授中,需要引入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市场调研、企业见习等方法,理解经济学中消费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等.通过查询政府网站,获得宏观经济数据,理解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就业理论等.由于缺乏直观的应用型教学场景,使得学生在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欠缺,影响了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西方经济学现有课程内容,难以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

目前,在我国西方经济学界的研究中,基本是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本科生所选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为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源自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来源于凯恩斯的理论观点.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现实经济生活的科学,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新问题而出现的新思想新理论,一般的经济学教材都没有包含;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的传统理论无法进行合理地分析.

三、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一)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夯实西方经济学作为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针对学生对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内容直观、可视性强的特点.在讲解课程理论时,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增加信息量,尤其是图片和视频资料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经济学中的图形和公式的推导,笔者认为是必须要借助板书才能让学生了解每一幅图的“来龙去脉”,在教师画图和公式的推导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图形和公式中所表达的经济学概念.(二)应用实践型教学体系,提高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的讲解中,多采用生活案例、经济事件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学概念.如在微观经济学中,采用案例导入法,利用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来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在讲机会成本概念时,针对学生本科所付出的代价,并除以总课时,得出每节课约50元的机会成本,改变了学生认为经济学理论枯燥无用的观念.对市场结构问题,可让学生上网查询所关心的行业或企业的市场结构,来理解移动公司对话费的定价权与作为农民的学生家长只能是的接受者,从而理解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通过学生上网查询政府网站的统计数据来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经济中的相关数据如CPI等预测并亲自验证,从而保持对西方经济学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培养学生形成关注经济事件的习惯.


(三)选择或自编合适的教材,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

针对国内经济学教材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主的现象,选择或自编一套合适的经济学教材成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方法.教材在结构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上,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为了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研究方法,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运作的专业素质,教材的内容要简单易懂、应用型强,对于教学要求较高的部分可作选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作自行选择;教材内容中,可以增加经济学前沿理论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增加现实生活的案例和重要经济事件、政府网站及统计数据的相关链接,增加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后习题的设计,减少理论证明和数学计算的数量,增加案例式习题来提高对理论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麦茂生,吕力.市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37-141.

[2]李停.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探究[J]大学教育,2012,(7):14-17.

[3]袁灵,王朝阳.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227-228.

[4]姜鑫.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改革措施[J].大学教育,2012,(9):15-18.

[5]朱广其.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10,(6):101-103.

[责任编辑: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