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体系“三进”路径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609 浏览:145273

[摘 要]明确课程的性质、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前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保证;反对错误的思想倾向,引领社会思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条件.

[关 键 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4-0122-02

“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在高等教育领域,新时期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工作主线和改革发展原动力.党的十八大继十七届四中全会再一次提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战略部署.本文拟立足于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精神,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路径进行初步分析,以抛砖引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概括.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形势

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精神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状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路径分析的出发点、依据.

(一)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贡献

十八大政治报告以一系列新论断进一步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现时方位、基本内涵、精神要义,实现了党的理论创新阶段性成果的贯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了完备的理论形态,并揭示了其基本特征.与以往阶段性理论创新成果“三进”相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进”工作将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提出全新的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线,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对大学生成长的要求为内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教材进行整体编写,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状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05”教改方案实施以来,从教材、师资、机构、学科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并取得相应的成效.但总体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还停留在参照一般专业课发展模式具有“补缺”性质的发展水平上,还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格局.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课程教育教学疏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一个通过理论教育引致学生思想变化,进而培育学生的政治信念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都具有突出的跨学科性.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进行广泛的学术研究,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而大多教师由于自身的学科背景,通过“窄化”的学术研究,积淀职称进阶的学术成果,实现自身职业的发展.这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得不到学术的有力支撑,并在现有的职称评定规则下渐渐呈现出“副业化”趋势.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媾和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路径分析

克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新要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现实路径,必须从理念到方法上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一)明确课程的性质、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前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课程体系,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体现.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体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突出作为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集中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党的理论创新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将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始终.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理论教育必须服从于、怎么写作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部工作的根本目标.

(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保证

只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才能在教材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命力、战斗力、感染力;才能在课堂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上升到情感的高度,使理论“灌输”在师生间达到情感共鸣;才能依托自信力有效地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意志力.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充分认识到,九十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取得的在人类发展史上十分罕见的成就和展现出的十三亿人口的国度实现现代化的辉煌前景.从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三)反对错误的思想倾向,引领社会思潮,是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要求


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思想的多元化局面开始形成,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有所滋长.国际上,冷战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同时,多元的社会思潮借助于互联网影响开始由知识阶层向社会公众渗透,其中,大学生是受影响较大的社会群体.因此,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面对的是一个受思想多元化影响的群体,并不断经受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只有有力地回应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魅力,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说服力,才能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令人信服的力量.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的条件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各方面、各环节的合力,才能不断提升工作成效.在进教材方面,应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线,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对大学生成长的要求为内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四门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教材进行整体编写.在进课堂方面,各课程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核心内容,在不同的领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教学活动,实现课程间教学活动相互衔接、彼此支撑,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教学的整体气氛.

[参考文献]

[1]涂小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向度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9,(9).

[2]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前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2).

[3]袁银传.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逻辑结构和世界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责任编辑:碧瑶]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