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520 浏览:73216

[摘 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承担着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重任.鉴于当前该课程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学应建构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唤醒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使大学生摒弃“不在场”思想.

[关 键 词]形势与政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1-0090-03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各国文化相互冲突又互相渗透,西方价值观更是披着各种美丽的外衣在世界其他国家强势推介,这对大学生洞察、分析、掌握世界形势与政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诠释国际、国内形势为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目标定位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解析

1.时代角度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全球化时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仍是关乎现时中国的最根本的问题.虽然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迅速发展,但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依旧,发展任务极为艰巨.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更应当了解当今时代的基本国情、基本世情,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2.社会发展意识角度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大学生责任意识体现在使自己的发展目标符合社会发展趋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应将个人发展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极培育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自身价值与怎么写作祖国人民理想相统一.

3.世界意识角度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在东西方文化交锋的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表现在:在尊重彼此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以世界性眼光、开放性心态学习他国智慧,有力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渗透,积极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

1.形势与政策》课程定位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以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为客观依据,并根据国内国际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所发生的具体的、现实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的课程.

2.《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

(1)《形势与政策》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敏感、勤于思考,但科学思辨能力差,容易受到一些西方错误思潮的侵蚀.《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抵御个人主义、重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入侵的“精神壁垒”,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战线”.

(2)《形势与政策》是大学生更好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桥梁.

《形势与政策》课程旨在传达和贯彻的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关注和了解国内大事,学习与领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防止大学生产生错误思想,消除不良倾向的蔓延,是国家政策的诠释者和宣传者.

(3)《形势与政策》是大学生了解真实的国内、国际真实形势的重要窗口.

信息化时代传播的虚拟性、匿名性,使得大量暗含着西方“和平演变”、文化霸权侵略的信息泛滥于大学生群体视野当中,造成部分大学生往往会对国内、国际形势形成片面的错误的判断,《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党和国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从而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大学生真实、全面认识所处世界的可靠来源.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课程管理不规范

《形势与政策》是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的课程,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理应高于对知识、技能的培养.现实教育中,过多强调专业技能的功利性、实用性,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责任意识的培养,会导致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强烈要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形成一种“断裂”.这种“断裂”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表面上共管,实质上脱管”的交叉式学科管理机制,使得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教学部门经常出现单打独斗的现象,影响了课程教学的统一性;二是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考核机制不健全,带来了学生对此课程的消极认知,严重制约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失去了课程培育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前提保障.

(二)教师方面――教师队伍零散,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第一,大部分高校没有配备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主要是由思政课教师兼任.他们按照教育部下发的教学要点,结合各自所学进行授课.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缺乏一致性教学研究.第二,教学形式落后.传统的照本宣科的“单向性”、“灌输式”教学越发显得缺乏说服力,很容易让学生心生怨感,就此排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第三,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空泛.由于教师能力水平有限,无法敏锐捕捉处在动态变化中的时事内容,也无法及时补充突发性事件的相关信息,使得《形势与政策》教学不仅显现出滞后性,而且严重脱离实际,势必影响预期的教学效果.(三)学生个人角度――认识不足,兴趣点低,固有逃避情绪

从现实情况来看,《形势与政策》课似乎成了课程中的“阑尾课”.据走访调查,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普遍抱有三种态度:一是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尽快掌握专业技能,方便就业,而《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无非是流于形式的“附加式”课程,可有可无;二是不少学生认为要了解形势与政策,通过看电视、上网了解足矣,《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设立只是多此一举;三是期末考核以提交论文为主,导致学生坚持“有课就去上,不如down论文”.可以看出,大学生兴趣不足,以至于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存有逃避态度,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愈发助长了大学生对课程的逃避情绪.

三、完善《形势与政策》学科建设以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一)学校方面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与强化不单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更在于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来实现和保障.而高校作为一切课程教学正常运转的基础,应正视其大学生责任感淡化这一客观现状,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应从两方面加强学科建设.

1.加大课程重视程度,规范课程管理

第一,学科管理方面.学校要完备《形势与政策》课程工作体制,设立专门制订和监督的管理机构,统一制订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第二,课程内容与考核方面.随着发展的实际更新课程内容,以专题形式增强课程教学的时效性、现实性,并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存在感.第三,课程考核方面.统一实施考试、论文以及实践表现并行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定,保证教学内容落到实处.第四,课程安排方面.学时安排上要满足《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规定的16学时,同时要规避“垃圾时间”,同专业课一样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达到课程教育的最佳效果.

2.合理配备师资

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校要严格选拔和任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考察其理论知识,而且更应该审视其是否具有良好人格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否言传身教,以身立教.第二,高校要做好合理的人力资源安排.从目前来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建设一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专职教师队伍.一方面将高校党政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师纳入课程专业教师梯队.另一方面也要聘请形势政策领域专家、地方党政领导进行讲座,帮助大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科前沿、社会形势以及政策的运行.

(二)教师教学方面

教师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导因素,在完善此课程学科的建设上起到基础作用.

1.建构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唤醒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责任是随主体理性的发展而生成的,不是一个受制于外力被动接受的过程.当代大学生成长的起点、视野、信息储备量都远胜于以往任何时代,教育者不能把他们仅仅当作被教育的对象,而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故而,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要逐步实现由单纯灌输向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学生的领会与参与为主,教师的“传授”过程为辅,调动学生在课程中的主动参与意识,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体间交流.一来可以了解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关注点,据此合理调整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度和课堂的吸引力;二来可以掌握学生对某些问题的思想动态,发现其思考中的不足,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2.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使大学生摒弃“不在场”思想

正如列宁所说的:“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5]“塔”中相对封闭的环境让一些学生严重缺乏社会意识,而现实社会生活却对责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最适宜的条件和环境.教师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意识的理解.如组织大学生参加“扶贫帮困”、“扶残助残”、“走访希望工程”等公益活动,使他们能够接触社会,以符合实际的观点观察社会现象,宣传提倡良好的社会风尚,坚决抵制和批判不良社会风气,从而激发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3.注重突发事件、焦点事件、社会热点等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自我树立

《形势与政策》就是对国内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对策开展教育,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因此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应该时刻关注当前的形势和政策,避免知识内容单一陈旧、千篇一律.在传播国内外局势、政策的同时也要结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使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出地区特色.一方面,可以向大学生传播正确可靠的实时信息,避免大学生受到“演绎”后的信息误导.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学生在可靠的信息来源下,对于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当前主要形势都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将自己的思考反观现实社会,逐步拉近学生个体与社会现实的心理距离,引领大学生群体树立一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学生个人方面

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将担负着未来社会发展重任.因此,大学生要全面认识自身在社会中“主我”与“客我”的双重身份,应积极融入《形势与政策》教育之中,进而使其社会责任意识升华为一种自觉义务,最终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端正《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态度

当代大学生必须转变单纯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形式课”、“附加课”的消极态度,要把此门课程看作其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合格社会公民的理论指导.摆脱固有“逃避”、“对付”心理,将《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放到与专业课程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保证课程的到课率与学习效果.

2.加强课程学习内容的内化,促进自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深刻的自我责任意识是一切一切的根基,它构成了人的生存的意义”.[6]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其特征是由他人导向型转变为自我导向型.因此,大学生应积极自主地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指导下,内化教学内容,全面认识分清自身在社会中“主我”与“客我”的双重身份,在此基础上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社会赋予自身的历史使命,不断促进自身社会责任意识确立为一种内心信念,升华为一种自觉义务感,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在全球化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程应从时代角度、社会意识角度、世界意识角度出发,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这既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内容.实际培育过程中的种种不利因素仍然制约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课程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的改进和创新必然成为今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凌新华.从社会化角度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J].湖北社会科学,2006,(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OL].http://.gov./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

[4]B维纳.责任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M].张爱卿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甘绍平.应用学前沿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