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与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243 浏览:32793

[摘 要]就业指导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业指导课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文章在了解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开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潜在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就业指导课现状问题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刘颖(1970-),男,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河南周口46600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09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指导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旨在帮助大学生直面和解决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就业观,定位适合的人生目标,并以实现目标为内在动力,激励其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为其顺利走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提供有益的指导.随着高校就业工作的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不断开展,一些现实问题凸显出来,引起了社会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1.课程性质与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基本完成就业指导课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过渡,并被纳入教学计划.但受地区差异、高校类别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选用的指导教材各异,例如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各省教育厅就业指导用书、高校自编教材等,指导内容难以统一,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大致可分为信息指导、思想指导、求职技巧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等模块.

2.教学模式与方法.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同时受课时、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因素束缚,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多以大班形式开展,多则一二百人,少则几十人,并基本沿用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辅以案例讲解分析、学生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3.课时安排.教育部规定就业指导课课时安排不得少于38学时,但现阶段能达到此项标准的高校为数不多.课时严重不足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通病之一.

4.教学效用.近几年,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随机到系统的蜕变,并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2011年毕业生调查反馈显示,七成以上的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效用存在质疑,认为不适用,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多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功利化,教学理念存在偏误.现阶段,多数高校普遍认为,开设就业指导课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率,因此毕业生就业率就成为衡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实际效用的量化指标.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与观点.就业指导课的核心是人性化的启发,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内在需求与潜力,鼓励其合理地运用身边的资源将潜能发挥出来,完成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应是个人观念的转变、意识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而非就业择业技巧的学习、就业率的提高.同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就业指导课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轻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实践应用.

2.教学对象狭隘,学时分布不合理.高校就业指导课仍以毕业生为学习主体,学时重心一般放在毕业前一或两个学期,突击完成整个内容体系的学习,追求短期效果,忽视了潜移默化的积累效应,加之毕业生压力倍增、思想多变,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甚至存在抵触情绪,以致逃课、早退等现象严重.

3.大课堂授课模式局限,教学方法单一.就业指导课应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侧重实践与应用.由于大课堂模式的局限,众口难调的现象就难以避免,理论讲授、填鸭式教学成为课程主导,小组讨论、课堂互动、观看视频则只是偶尔的小插曲.过多的课堂教授,不利于知识、技巧和能力之间的转变,磨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导致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难以满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4.过于追求教材与授课内容的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一般而言,高校中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这就意味着他们所需的就业指导也各有不同.在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授课过程中,统一教材的使用,统一教学大纲的制定,使这些差异未能体现.不同类别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思想、意识等不断被同化,内在潜能被埋没,就业指导也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三、现有问题原因分析

1.高校工作重心转变,但对就业工作的关注仍有所欠缺.20世纪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作为时代的宠儿,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高校的主要职责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扩招、大学生自主择业拉开了序幕.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优质生源的争夺、学校规模的扩张是新时代高校工作的重点.高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度直接影响着工作理念的转变、就业经费的投入、就业物资的购置、就业人员的配备,从而影响整个高校就业工作质量的好坏.

2.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实作用认识不足.就业指导作为新生事物,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登上历史的舞台.传统观念普遍认为,良好的生源素质、科学的人才培养体制是保证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因此人们对就业指导的实际效用存在一定的质疑,其中也包括许多在校大学生.他们在接受就业指导课程前,并未认识到课程真正的意义与价值,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缺乏主动学习参与的意识,导致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3.专职化、专业化师资力量薄弱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软肋.就业指导课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学、法学、形象指导、求职技巧、礼仪、创业教育等.就业指导教师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或公共课教师,往往需要承担多种不同角色,如知识的传播者、求职技能的辅导者、心理辅导者、生涯规划与设计的指导者等,这就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学识、能力、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就业指导起步较晚,现阶段符合要求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数量非常有限,承担就业指导任务的多是一些行政工作人员,或各系部负责就业的主任、书记和辅导员.他们虽然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与技能,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使得就业指导课的整体效用受限.

4.就业指导教材编写多偏重理论传授,实用性不强,自学性不足.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用书种类繁多,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大多从课堂传授的角度出发编写,重教学,轻实践,理论篇幅较大,书面语言较多,缺乏趣味性.就业指导作为一门指导性的公共必修课,学时有限而内容繁杂,单纯的课堂讲授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教材的枯燥性一定程度上又束缚了个人自学的积极性.

5.高校课程教学方法固化,创新性较弱.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就业指导课采用统一的教材、一成不变的课堂讲授分析、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也不能迎合现代大学生的口味,自然难以赢得大学生们的喜爱与欢迎.

四、对策与建议

1.从长远利益出发,建立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三方面相挂钩制度,切实加强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视.高校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招生就业一体化.就业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优质生源的去留,优质生源的获取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人才培养又反过来作用于毕业生质量,关系到就业率的变化,从而关系到高等学校的兴衰存亡.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而要实现良性循环,就应将高校就业工作作为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与出发点,树立“一切源于就业,一切为了就业”的工作理念,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地制定并调整招生计划、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从而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大力宣传就业指导的重要作用,在教师队伍中全面普及就业怎么写作意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等各种媒体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大力宣传就业指导的意义,帮助在校大学生切实认识到就业指导的实际价值,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让高校的每一个教师都认识到,就业工作作为高校重要工作之一,不只是某一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不只是某一些人的本职工作,而是一项全校性的工作.每一位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时,也肩负关注就业的义务,要树立一切以就业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因为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

3.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师资团队.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严重不足,教师占相当大的比例.就业指导涉及内容丰富,包括理论讲解、实际运用及引导实践等,大多教师都有就业指导理论基础薄弱和实际经验不足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难以把握深度与广度,使得实际教学效用受限.此外,一些教师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组织不得当等问题,建议学校重视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师资培训工作.在积极选送个人素质良好的辅导员教师参加省级以上正规培训的同时,还应利用各高校现有的资源,对就业指导课教师展开教师基本素质的培训,内容应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示范课等多个方面,全面提高就业指导课整体的师资质量.

4.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自编就业指导课程教材.鉴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用书品种繁多、参差不齐的问题,建议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自编就业指导教材,以学生的真实需求为编写出发点,区别于专业课教材,适当简化理论部分,增加案例分析、实践应用部分,以达到既便于学生课堂学习,又便于课后自学的目的.案例教学部分,搜集编写本校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的真实案例,树立正面学习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思索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

5.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应摈弃照本宣科的陈旧模式,采用现代教学方法,以教授自己的课程学习心得与经验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授,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则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言,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另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个人独立或由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听课笔记,整理出比较完整的教学讲义或专题报告交给教师,并拷贝给同学们使用.此外,还可以结合采用合作学习法、“自主和交互学习”的教学方法等.


[参考文献]

[1]史保国,年亚贤.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

[2]贾阳,罗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教学理论,2011(4).

[3]辛立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8).

[4]杨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与对策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

[5]姜海花.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6]刘国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与发展创兴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