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中教科书的人本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237 浏览:131008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已经在全国各省市有了改革试验点.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者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教科书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办学权利的下放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科书也在不断地变化.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引领中,教科书也逐步倾向于人本的转向.文章旨在从基础教育改革的视角来关注小学教科书在人本方向上的体现.

关 键 词:基础教育改革;小学教科书;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007-03

基础教育改革在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了新鲜的教育话语:“诸如情境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主体教育、情感教育、成功教育、体验教育、创新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理解教育、“新基础”教育等教育实验,既深化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也提出了对基础教育实践的深刻思考.”在诸多教育观念、教育话语的背后,暗含着教育界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愿望,但归根到底,基础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课堂教学上,而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任务是要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载体莫过于教科书.

自“教改”以来,因推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和倡导教育权利下放的教育管理和办学理念,全国各省都有遵循各自特色办学的权利,在同一个省的不同城市之间其办学方式也可以不同.办学方式和教育管理理念的不同必然会产生教科书的差异,从20世纪90年始,各省市不同版本的教材接踵而至地出现在学校的课桌上,最常见的版本是“人教版”,还有“鲁教版”、“沪教版”、“浙教版”,等等.每个省所用的教材可以不同,甚至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学校所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这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过程中,在遵循国家大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我们采取办学方式因地制宜、和而不同的教育思想.

纵观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出现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不同的外衣下,我们总能看到相同之处,尽管各具特色,但又同向所归;尽管遵循差异,但又本源一致.

一、小学教科书以人为本的设计立场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基础教育改革者总是秉持“育人”的教育使命,教育者努力在实践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诉求.“‘以人为本’的依据是,‘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教科书里的“人”就是“学生”,既不是教师,也不是教材编订者.教科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是学生知识习得的主要来源,是师生课堂交往最直接的媒介.在知识的传递与习得中,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不可被教材编订者所忽略.在教材展示中,在其形式编排和内容结构上,学生这类群体都是最直接的感受者.因此,在教科书编订中,编订者首先应该依学生习得知识之特点,然后应学生心理之所需,站在学生的立场,审视教科书的内容是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否能被应用于学生的生活,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且便于学生学习.只有一切来源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教科书才能够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21世纪以来出现的教科书,越来越尊重学生的地位和价值.“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人’的地位和价值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既是观念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事件立场.”如果一套教科书完全按照编者自己的想法,从便于教师知识的传授、教学的评价这一立场出发,那么他所编出的教科书就只是一台传授知识的机器,而且是只被教育者操作的机器,不容易甚至不能够被学生接受,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形成教师与学生的深入对话.教育改革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讲,即是站在学生的视角,把学生作为教育中有地位、有价值的人,将学生视为有价值的人的存在,视为知识的接受者、学习活动的主体,知识的承载者就必须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本源中了解到“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二、小学教科书的人本分析

与20世纪90年代末相比,现在学生使用的小学教科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透过形式和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教科书编写者已经站在了“人”的立场上,从原来便于教师教学的角度转而走向以便于学生学习的角度编写教材.这一转变顺应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同时也在改革中起着推动的作用.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进行分析.

1.在形式上更加满足儿童的视觉需求.相比于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的教科书在页面上的行间距、页边距变宽了,便于学生在书页上自由发挥.在这一点上,小学数学教科书体现得最明显.翻开数学课本,我们可以看到在新授课的页面上,两边留有很大的空间,有时会有对知识的备注或者课外拓展.比如,在讲圆周率的时候,旁边的空白处会拓展祖冲之的故事或国外的相关内容,这样学生看起来更加方便,也不至于因为整个页面全是汉字和图形而失去看书的兴趣.此外,更多的左右页边距也给学生写下自己的想法或记笔记留下了空间.

21世纪的教科书颜色更加丰富多样,模块逐渐多样化:语文课本里的“语文园地”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活动体验,数学课本里的“数学广角”为学生展现了生活中的数学,使之实现了学以致用.此外,书中的人物卡通化、形象化也是一个发展趋势,整体视觉效果更好.卡通式的人物更是源于小学生热爱动漫的心理特征,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视觉和心理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教科书编订者在编书过程中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从内容上吸引学生的眼球.

2.内容上更加贴近儿童的心理特点.课文选题更具时代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部分摆脱了一些革命性的、传统的文章,趣味性、故事性、科学性的文章增多.现时代的学生已经离革命战争年代越来越远,虽然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仍需要继承发扬,但教科书更应该以时代为主题,更多一些符合时代特色的内容.因此,现代的教科书更应该多一些“现代人”的元素,以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从现行的教科书来看,书中的语言柔和委婉、生动有趣,更能体现小学生的语言特点.比如,在课后习题中,原来的书中一边都是“做一做,写一写”,而现在出现了“试试看,你一定能行”、“你最棒”等鼓励性话语.习题的导入性语言由原先硬邦邦的命令性言辞变为柔软的带有激励性的语句,从中不难发现教科书的主人已由教师和编者转为了学生.这样,教科书就真正做到了为学生怎么写作,一切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乐于学习,为了激励学生的自我主动发展.

现时教科书课文后的问题更加开放、更具思考价值,具有探索性,而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教科书里每篇课文之后的题目类型大致有:读一读、写一写,概括一下本文的中心思想或者文中某(几)个自然段的段意.与此同时,新世纪课外拓展的读物更加丰富多样,选择性更强,为不同兴趣、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各自选择的平台.在课外拓展上,不再具有强制性,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这就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易使学生对自我学习有所担当.此外,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家校联系更加紧密,教育不再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学者的事情,而是家庭和学校共有的事情,教育的担当者更加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同时也产生了担当职责的意识和条件.在基础教育改革这个大的背景下,教育的担当者似乎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教师和家长身上,甚至还包括小学生自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意识,而教科书的课外拓展正体现了这一点.

3.在设计理念上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能动性和全面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教科书的发展也避免不了这一普遍的规律.人的活动总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具有一定的意识和目的,在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中,总能体现其特定的主观意向.因此,从形式和内容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归纳出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科书设计理念的变革趋向.


(1)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发展的能动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其本身就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本能.尤其在儿童时代,好奇心更是驱使人探索未知物的强烈心理.儿童本身就具有发现、探索的浓厚兴趣和,然而在教育中,教师们往往将儿童视为弱者,视为处处需要保护的低能者,因此,在儿童的行为中,经常以命令或者禁止的心态对待他们,而忽视了其本身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反而使得本来就具有探索心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畏惧,害怕受到斥责,受到批评.杜威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正是基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教材的编订也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将之作为教材编写的理念,在形式和内容上倾向于学生的视角,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而不是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

(2)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注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马克思早就提出“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命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正在逐步走向全面性.教科书作为发展中的知识传递的媒介,理应把“全面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在尊重学生主观意识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形式的简约、大气与内容的新颖、欢快正是基于小学生天真简单、探索强烈的心理特征,在有限的课内知识之外拓展无限的有趣的课外知识,在单一的语文学习之余拓展科学知识或者联系其他学科,在知识的传递之中更注重实践操作,培养能力和提高素养.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说明了:新时代的教科书正在将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素养联系起来,注重其全面发展.

基于生活哲学的教育是站在人的主场上的教育,基于学生的教科书应该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的教科书.走向“以人为本”的教科书,是在学生的视角下审视教育,是编者以学生的心态编写知识的乐园.相信在属于自己的乐土中成长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越来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