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18 浏览:19718

摘 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这种问题就更为凸显.如何让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解决就业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大有裨益,而前提是要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这是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身定位的综合结果.文章主要探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其解决策略.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01-02

一、概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腾飞,教育事业作为民族的基石,日益受到重视,高校大量扩招,三十多年后,问题突显:大量人才步出校园,工作岗位趋于饱和,而中国的老龄化日益严重,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的民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成为热点民生问题.目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的研究主要是从分析国家性的指导政策、高校课程改革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外在客观因素方面提出的,而较少从大学生自身主观树立正确就业观角度谈.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随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就业的机会,且就业能够趋于理性化.但是大学毕竟是人生比较重要的阶段,有些问题难免考虑得不是很清楚,反映在就业观上就会表现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求高心理:高起步价与精英就业

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场所,但是新时期,扩招政策让大量大学生步入校园,教育已经开始越来越大众化,使教育失掉了“精英”的光环,而降格为大众都可以达到的基础标准.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应摆脱以往的“精英”光环,加以转变,调整工作的期望值,平和对待各种岗位的工作,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这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是有一些学生仍没有摆脱光环心理,家长对这方面的认识甚至比一些学生更落后,尤其是农村家庭的家长和大学生,这种心理导致大学生好高鹜远,无法让自己的能力符合社会实际,期望超过了实际,在大城市找不到高薪的好工作,又不愿意留在小城市,高不成、低不就,进而会有落差,产生矛盾.

(二)缺乏自主意识,从众心理过强

所谓从众心理,就是指只会跟随众人的步伐,缺乏自己的主观想法,别人做什么自己也盲目跟从.当代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没有目标感,自主意识不够,总是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这都会导致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形成不正确的就业观,为自己的将来准备不充分,只是根据父母或师长的意见更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样的作法最终导致自己的能力被埋没,使自己失去发展的平台,进而失去很多好的就业机会.

(三)缺少职前规划,就业目标不清晰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受转型期的影响而发生巨大的转变,市场经济中的效益原则充斥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学生的择业观也难保单一性,多元化以及多样化趋势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时比较普遍的观念和心态.而很多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已经感觉到就业压力,也想在大学阶段磨炼自己,干几份,多进行几次暑期实践,让自己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有更多的资本.但是当大学四年过去,他们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按照理想的规划进行,他们在大学期间缺少职前规划,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分析,不知道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方向.


(四)工作想一步到位

一步到位型是指大学生在求职时,总希望一步到位,即工资待遇、职位都要达到高档次,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崇尚的是三高标准:起点高,职位高,薪水高.而不愿意在基层岗位锻炼、积累经验.考虑自我收入多过企业收入,个人薪资与所创价值是不匹配的,这种类型的大学生时下不在少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宁可待业啃老也不愿意下基层、走偏远、入一线,幻想轻松的工作、高的收入、多彩的生活,往往会错过很多就业甚至是成功的机会.

(五)虚荣攀比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全日制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之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准,其心理承受力会随着困难的难度增加而变得愈加脆弱,就业上的表现即为心理不成熟,导致在择业期间,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自己没有进行客观分析,一味追求“面子”,以求满足家人及自己的虚荣心,最后却导致所选的职业与自己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距离,不得不重新就业.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解决对策

新时期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社会稳定,因此社会关注的焦点转换到这个问题上.大学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一个方面因素,另一方面重要因素在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否正确合理,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就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导向作用

要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当前的社会文化、就业环境,加强社会主导文化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指导作用,明确导向作用,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首先,政府应扩大就业渠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部门,提出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其次,全社会要深入对高校的认识和了解,与高校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创造就业条件和机会,提供和谐有利的就业氛围,最后,利用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向当代大学生传播更多的正能量,构建和谐向上的职业文化空间,让大学生在这种环境氛围之中不断进步.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

高校作为向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和就业指导的主要渠道,必须深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及就业能力培养.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就业观教育.另一方面高校要改革创新传统的就业体系,增设专门的就业技能培训部门和相关的课程,增加教学实践课程的学时并把教学实践课落到实处.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洞察社会的能力,激发大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更好地把握就业方向,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着重培养他们的就业能力.

家庭应对大学生就业观进行正确引导

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不仅要注重经济追求,还要注重更深、更高层次的需求,虽然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生活成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更多的是长期受到家庭传统价值教育观念的影响.因此,在心理成熟度上与过去同年龄的人相比,都有明显的不足,需要家人的关心和引导,才能走向正确的道路.有了父母的心理支持,孩子就有归属感,就能够放心大胆地去闯.好的发展前途是每个父母喜闻乐见的,然而理性的思维、务实的态度以及自我的正确定位才是孩子成功的必备因素,才是正确的观念体现.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也在随之转变,传统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势必会崩塌.把自身价值和企业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才是成功就业的不二法则,自我价值的实现要建立在企业利润基础之上,一味满足自身利益的个人主义价值体系必将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巨大的阻碍.因此,大学毕业生需要在关键的时刻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合适的时机勇于展现自己,抓住好的就业机会.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找到最合适的就业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