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02 浏览:21430

【摘 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新兴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正文中简称专业硕士)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新时期下专业硕士思想教育的新途径、新思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全日制专业硕士思想教育的必要性、特殊性,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工作规律.

【关 键 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业硕士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其目的在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调整优化研究生人才比例结构,力争与国际接轨.2010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达到1∶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群体,研究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新思路,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全日制专业硕士是指以全日制教学方式,面向产业,为工程领域培养的硕士生,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工程技术或管理类高层次人才.在我国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同属于硕士研究生学历层次教育,但其培养特点不尽相同:学术型硕士教育重点培养继续从事科研的学术人才,而专业型硕士面向政府机构、行业单位,为培养特定职业化、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强调工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学术型研究生仍占主导,专业学位涉及职业领域还较少,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比例相对较大.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的特殊性

全日制专业硕士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与其他类型研究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来源于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自身――在校时间较少、滞后的社会观念、不同的待遇政策、学生心理预期、生源质量、不清晰的就业前景等.从学生自身的客观情况来讲,专业硕士的主体现在已为“90后”,整个群体具有鲜明的特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挑选工作时很重“报酬”,不愿做“额外”的工作,重视维护个人权益;另一方面,功利思想和拜金主义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给人们思想带来的必然冲击,学生们刚刚走入社会,对这些问题没有深入思考,较容易受到社会负面思潮的影响,这也是必然出现的现象.同时,强调“个性”“与众不同”,对主流媒体和声音有自己的思考.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的研究意义

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中,德育工作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1].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探索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提出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很必要的.而同时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研究生在理想和现实的平衡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根据笔者对多个院校师生、用人单位开展的问卷调查得出,在研究生群体中存在着思想共性:思想较为成熟,独立自主性强;偏好直接的现实利益,但抗挫折承受能力弱,情绪容易波动,心理素质比较脆弱[2];集体观念差,责任感缺失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思想问题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分析学生思想特性,总结规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工作模式,提高专业硕士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难以参与全过程的思想教育和管理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专业硕士培养期间,必须保证半年以上的实践教学,因此专业硕士大部分时间在校外参与全职实习.学生在校时间缩短,甚至到外地企业,因此对于高校而言,难以开展全过程的思想教育、监管和评价.虽然可以加大企业的参与力度,但校企之间的相关环节交互不流畅、不透明,传统的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甚至导致管理工作中断.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心理问题突出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在培养目标、招生录取、培养模式、实践训练等诸多方面都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和在职工程硕士生[3];整个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认识和认可不足,学生对就业前景担忧.另外,在某些研究生政策和待遇制度上,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与学术型研究生享受同等权利;教育部门和导师对专业硕士的教育和培养,思想和观念上还未能形成统一认识.因此,专业型研究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相对学术型研究生来说更为突出.

(三)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忽略必要的职业引导

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更加重视实践环节,以就业为导向是专业硕士培养的重点目标,但是在日常思想教育中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比,全日制专业研究生主要是刚毕业的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与部门的认识和要求在诸多方面存在着脱节现象.因此,在对这些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加大对职业规划意识的引导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安全稳定缺乏监管

专业硕士大部分时间在校内外单位参与专业实践和学习交流等各类实践活动,由此产生一系列不可控的安全稳定问题,如饮食卫生和人身财产安全、社会多种意识形态的渗透、同事间的人际关系、工作环境恶劣与情况复杂、工作压力大、学业与实习就业的时间精力分配等.如何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特点,提出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教育思路,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的规律与建议

(一)校企合作,将企业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结合专业硕士的培养特色,建立“思想动态反馈”机制,定期举办校外导师、企业人力资源座谈会,听取学生在企业的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校内外导师在学生出现学业或生活困难时,应及时通知学院,快速、有效地引导和解决问题,将思想教育工作常态化,能够确保学生按时、保质、高效地完成校外实践环节.

(二)宣教结合,培养学生自信心助力全方位成长

考虑到专业硕士长时间在外实践的特点,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院紧抓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的队伍建设,在社会、导师和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素质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优势的宣传,加强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职业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现实性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同时,建立企业奖学金等必要激励措施,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优化机制,保障就业诉求与现实环境达到“双赢”

保障和支持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就业诉求与现实环境,特别要从他们就业的保障机制、发展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让专业硕士有可实现愿景的希望,开展就业领航工程,加强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怎么写作意愿、较高的工作热情,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利益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且对专业学位的后续优质生源,以及专业学位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多措并举,运用全媒体多方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开拓多样化思想引领媒介,增强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全媒体的推广和利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加强人文关怀,无论是校内外导师、教育管理者还是用人单位,都要提高教育意识和管理水平,避免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思想教育“放羊式”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发送安全小贴士,引导学生关心集体和他人,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遵守实践或实习所在地和单位的各项政策法规及相关制度.

全日制专业硕士是一种全新的培养理念和模式,各项工作处于探索中,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和发展的空间较大,只要总结经验,找准规律,努力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体系,必将积极推动全日制专业硕士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戴雪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农科研究生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10(8).

[2]李光玉.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刍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

[3]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