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12 浏览:19602

一、前言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人类对知识的阅读始于阅读需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主动积累、留心观察等学习能力可能已形成.本人执教三年级语文使用的是苏教版教科书,本教材加强了阅读的指导功能,在对文本的学习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思考解决问题,并逐渐意识到阅读应该从什么地方去思考、应该想什么,最后结合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

二、从教材出发

1.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与改革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它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也凸显教学材料的不确定性.教材提供一个模板,一个思考或一个参考,又或因为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教材只是一个起点或一个跳板.授课内容,是客观的规定的,如何教,却不是限定的.例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要求学生阅读全文,并感受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为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先学习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内容是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接着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间还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性阅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请学生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2.联系实际,有效地拓展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把相似的课文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及时适量对教学材料开发和拓展,通过对教学材料的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加深学生对教学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有效地实现立体思维模式的学习.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我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想象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绛紫、透明、波纹、燃烧、荡起、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等词汇,使学生了解了北大荒是美丽、富饶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而《西湖》与《北大荒的秋天》的教学具有对比性,可以放在一起讲解.《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即将结束时插入导入语,“你们逛完北方的风景,想不想来欣赏一下南方的景色?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背背”.学生背诵《忆江南》,从而引出第六课《西湖》的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对这一课内容产生了兴趣.

三、从学生出发

1.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

学生阅读一篇新课文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即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调查,鼓励学生提问,独立调查,用以往成功的经验增强学生的调查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哪吒闹海》一文,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想想什么是主要的,很快学生手举起来了,提出了疑问,再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把不理解的句子单独抽出来,说说想法,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再次阅读.当学生的手举起来时,老师请学生第三次细读课文,并想想这些不理解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掉.因为老师给了学生阅读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小组讨论非常激烈,气氛相当活跃,参与积极性很高.

2.让学生在赏析中品味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定的课文,包括了情感真挚的美文、入情入理的哲文等,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欣赏,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世界的美、语言的精粹,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功底,更能使学生获得性格和精神上的净化,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意思是每逢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亲人,先引导学生在重复阅读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感受,再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来确定音调和情感,大声朗读课文,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自主掌握学习的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音乐,第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重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景象,播放悲伤的音乐.这样学生更能感受到思念家人时的那种悲痛与无奈的心情.而第二、三自然段讲的是王维思念兄弟的具体内容,配以平缓的音乐;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王维写诗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再次用悲伤舒缓的音乐,这样使学生更好的对文章进行感受.音乐感染着学生的情感,他们很快进入了王维的情感世界,极富感情地朗读课文,直到结束时还有许多学生沉浸在王维思念亲人的悲伤情感中,甚至有人在偷偷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和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的结果.

四、结束语

我们语文教学应该是以“读”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感受,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体.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接触到除教科书以外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及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