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08 浏览:12234

摘 要:学生通过中学阶段的系统学习,初步掌握有关地球、地图、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一系列的基本知识,认识自己的家乡、祖国乃至整个世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全球观的强有力的竞争者和建设者.

关 键 词:方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281-01

从传统地理教学评价的思想基础和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地理教学评价必然导致地理教学成为一个简单、封闭的执行教案的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则扮演权威代言人的角色,将自己的各种经验、概念或理论编成“问题程序”和“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是一个富有丰富情感、具有个性差异的社会人.让学生学好地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探究性学习情景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应该成为地理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因此,立足课堂搞好地理探究性学习是我们的重要教改目标之一.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厚、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

二、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在指导学生进行地理探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到把握以下"五多",即多设计能诱发学生探究积极性的问题、多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机会、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多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想象空间和机遇.弘扬个性,落实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


三、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倡导"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四、用比较法进行地理探究性学习

比较法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围绕某一专题,把分别独立的几个比较对象并列起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法的巧用,有助于了解地理事物的现象与联系,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新.

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汇报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部动因.受好奇心趋使的行为就是探索,探索就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高.中学地理教材,既包括自然地理,又涉及到人文地理,内容丰富多彩,这也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提供很好的素材.作为中学地理教师,不仅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而且还要创设一些条件,逐步把这种好奇心引到求知欲上来.

六、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综合归纳能力的提高,又是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课文内容和插图内涵,配合设计板图,紧密联系实际,诱导学生总结归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认识个体素质对全民族素质的影响.

七、强化地理课外教学活动,是新形势的要求

目前高考不考地理,学校领导不重视,学生学习没有动力,加之地理教师不断流失,这是当前中学地理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面对这种状况,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把地理教育的命运维系在高考上,要寻找新的地理教学改革的出路,要把目前的困境变成搞好改革中学地理教学的机遇.

八、情境教学法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学生的认知具有情境关联性,特定的情境不仅决定学生对事件意义的理解,还决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还影响学生的知觉内容以及学习方式,并且自然地对记忆产生深刻影响.

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可联系实际,应用乡土地理知识,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地示,把学生思维迅速带入具体的地理场景中;其次,直接挖掘教材本身的内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也可用幻灯、录像以及电脑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演视.

九、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地描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设疑导学,就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求知.所以问题的设置应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绪,引发他们的想象,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作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抓住事物属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立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