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982 浏览:43336

在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书法教育倍受重视.但在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突出强调的只是书写的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其实,在无声的书法教育之中蕴藏着许多育人的功能.

一、书法能够培育高尚情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甲骨文、金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每一个汉字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睿智与精髓.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魅力.书法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正如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我们可以通过书法教学,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信念和决心.

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孩子们练好中国书法,努力做到“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做一个自豪的中国人”.

二、书法能够塑造完美人格

传统文化重视书品、人品结合,崇尚德艺双馨.好的书法,首先是人格魅力的彰显.古之名士通过练习书法而“养德”者比比皆是.王羲之能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一方面是由于他身处“惠风和煦”和“茂林修竹”之佳境,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有心正平和的品德修养;颜真卿的《蔡侄文稿》之所以写得惊天地,泣鬼神,是因为他把对侄儿战死沙场的悲痛和对敌人的愤恨交织在一起而诉诸毫芒,以至赢得“忠义光荣”的美誉.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名人佳话去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并在书法练习和书法欣赏的过程中陶冶他们的心灵、锤炼他们的品格、培养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内涵.其次,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较之字母文字,它要复杂得多,或疏可走马,或密不容针.就字的结构来看,它各部分的“俯仰”、“避让”、“呼应”能给人以启示:做人要谦逊、大度、宽容、尊重他人.把单个字写好固然是一种美,这好比个人的修养,要使很多个单字很好地组合那又是另一种美,这就需要团结,需要集体的凝聚力.

“书品如人品,书格如人格”.书法教学具有端端正正地写“人”,写端端正正“人”字的功能.

三、书法能够磨炼坚强意志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非下一番苦功不可.书法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学书故事,比如“墨池”、“笔冢”.这些故事可以触动学生.就一字而言,从学碑帖的形似到神似,必须花出许多精力,尤其当他们练了字花了时间发现进步不大时,教师可以讲一讲这些故事,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提醒学生只有艰辛的付出,才能够成功,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古人云:“写字者,写志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妙笔生辉、笔下有功.学习书法虽不一定能成为书法家,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培养和磨炼出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终身受益.


四、书法能够提升文化素养

写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练习写字离不开文字内容,它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历代书法名家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临习他们的作品的确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古代许多著名书法家往往又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像王羲之、虞世南、苏轼、唐寅等,他们在文学上的造诣也颇丰颇深.因此,临习古代书法名碑名帖,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书法又涉及到历史、哲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书法作品一般都以优秀的诗词歌赋为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书写,可以从中领会其意境的高远和情感的细腻,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无论是欣赏佳作还是自己练习,都能得到高层次的语言锤炼.此外,练习书法能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起着重要作用.

五、书法能够培养良好习惯

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学生不爱护笔,打翻墨汁瓶,或者在练字过程中把墨汁溅到同学身上.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问题的出现跟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我们应该在书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字习惯,例如笔的使用和保养,文具的摆放,特别是墨汁使用时的注意点等.

要想把字写好,须得全神贯注,仔细观察字的结构,脑、眼、手相呼应,这样能渐渐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细心的习惯.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是极有益处的.

学习书法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当然,要想把字练好非一日之功,要经过长时间的耐心临摹才会有所收获,学生循序渐进地按一定的规范进行书法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练学生的毅力,养成踏实作风.

中国的汉字具有间架结构美,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培养起一种严谨的作风,不但在写字上如此,在学习上、在生活上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六、书法能够提高审美能力

鲁迅先生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汉字大小匀称,笔画多不见密,少不见空,具有对称美、平衡美.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如“日”、“月”就很像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高挂在空中;“山”字中间一峰突起,周围群山环抱,神形兼备.从书法作品来看,楷书工整精细,一目了然;行书活泼清新,意趣盎然;草书则给人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视觉效果.从点画上讲,有的如高山坠石,有的如刀劈斧砍.线条更行云流水,飞龙凤舞,无不让人倾倒.当我们陶醉在汉字的美中,自然地获得美的教育.

汉代蔡邕说过:“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之书矣.”这段话从一个侧面为我们诠释了书法的造型美.

练习书法也像音乐一样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振奋,受到美的感染.学习王羲之秀美挺拔的字体,可以使人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学习颜真卿端正的字体,就好像聆听一首抒情小调,可以使人性格朴实、厚重;学习张旭、怀素那逸势奇状、连绵回绕的字体,就像是一首豪迈的进行曲,可以使人性格舒展豪放.那顿挫起伏,迂回曲折,时而阻滞、时而奔放,不正是音乐中的旋律和合弦吗!你的感情不正是随着它的起伏荡漾而深感快慰吗!练字确实是心灵的洗涤剂.

书法的内在美更需去审视.因为每一个字的点捺都有生命的顿挫,每一根线条的流走都有人性的份量和质感,学生透过文字的痕迹可以感受到书法者的喜怒哀乐与悲欢情愁.

历代书家,其作品均显自己的个性.如颜真卿创立了中锋行笔,笔力饱满厚重,整体端庄浑厚.柳公权以骨力见长,比颜体秀气,笔笔见力.欧阳询师从二王,法度严谨.一切的创新都始于模仿.书法中的临摹只是学习和继承的手段,这种继承与借鉴就是为了创新.通过临摹,学生在大脑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材料,为今后的创作做量的铺垫.每一次创作都是由量到质的飞跃.不管这次创作成功与否,多多少少都隐蕴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在书法教学中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模仿走向了创新.

新的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学习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在学中去欣赏、接纳别人心目中“美”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取长补短来滋长自己心目中的美.

注重书法育人内涵的挖掘,积极探索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书法教育的多元途径和方法,就能够真正实现“以书载道,书道融汇育人”的理想境界.让我们都来切实加强书法教学,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教会学生从小“写规范字,做规矩人”.

(作者单位:姜堰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