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选题更有效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994 浏览:119380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更是教师减负增效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可以例题、习题为载体,开展教学双边活动,进而落实三维目标.因此,题目的选取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笔者从引例、例题、习题的选择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引例的选择应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升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感,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

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时,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引例:

赛一赛:求代数式-7x2+12x+6x2-8x+x2-2x的值.

请一位同学报一个关于x的一位或两位整数,老师和另一位同学比赛,看谁先求出正确的答案.

同学们也想这么快计算吗?

情境的单调、模仿与套用,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感,所以引例的设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的引例,一定能让学生乐此不疲,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二、例题的选择应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

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选择恰当的例题引导学生,并对例题进行“再创造”,让学生“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往往能收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等腰三角形”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教师设置了这样一组例题: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4,腰长为6,则它的周长是___.

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6,则它的周长是.

变式2:把变式1中的4置换成了1,其他都不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激活或唤醒思维的刺激因素,问题情境的呈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是激发了学生头脑里一系列的思维加工活动.纵观这组题的选择,虽然简单,但已足够解释等腰三角形概念的内涵了.数学课的目的,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数学问题的呈现,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情感交流.

三、习题的选择应有助于学习成功的体验

习题的选择要有“坡度”,要有“智慧挑战”.练习题的设置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应有难度梯度,或是分层设置,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独立完成的内容.


如:进行“二元一次方程”教学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准备不同习题:

像这样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问题解决、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要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得到满足,有收益.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概念教学还是方法、技能教学,或是思维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例题.要减轻学生负担,向45分钟的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率,设计好例题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例题、习题的选择对数学知识的升华、学习方法的归纳、解题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提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