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节奏教学模式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039 浏览:155068

摘 要:节奏源于生活,最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节奏练习不是死板地敲击节奏,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玩转节奏,进而通过节奏训练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关 键 词:节奏训练;节奏;兴趣

长期以来,许多初中音乐课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大量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是非常喜欢音乐的,但是他们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太尽如人意.唱歌课听不到声音,欣赏课神色游离,好不容易教会了学生一些知识,但一周一节课的间隔,又让学生在下节课把学得的东西全都还了回来.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使初中音乐课的教学改革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初中音乐课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尴尬时期.首先表现在嗓音方面,初中生正处在嗓音变化的时期,一般变声期开始的年龄,男孩为12至14岁,平均13岁;女孩为11至13岁,平均12岁.变声期长短不一,有的仅几个月,有的则较长,平均约一年.变声期发高音困难,持久力差,声音粗哑,音准不易控制,有时会发出怪音.变声期以男孩为重,女孩较轻.男孩发高音不稳,女孩发低音不稳.其次,初中阶段是身体成长的高峰时期,第二特征的出现和羞怯感导致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乐于表现.而且,学生心理上的羞怯与感知能力的高度发展形成了一对矛盾,只有处理好了这对矛盾,才能上好初中音乐课,因此我开始了初中音乐课堂节奏教学模式的研究.

说到“节奏”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生活的节奏、运动的节奏、呼吸的节奏等等,对于音乐课来说,节奏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则更高了.然而旧的音乐课堂上的节奏学习往往死板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以至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这里我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节奏练习最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只有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才有律动,殊不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也同样需要.当然,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律动形式和小学的律动形式截然不同.我认为,节奏训练是初中音乐课堂上最好的律动形式.

我们学校由于扩大招生,有很多学生都是从周边农村小学毕业的,这些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音乐训练,更不要说有什么音乐基础了.由于个体差异大,在给这部分孩子上音乐课时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一首歌曲要教两节课,学生才能学会.但是我发现他们对节奏训练非常感兴趣,当我在课堂上让他们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声响,并把它模仿出来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纷纷举手发言.我把他们模仿的声响变成节奏型写在黑板上,并告诉他们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能写成一定的节奏型,将这些节奏有规律地组织起来,便成了动听的旋律.

节奏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因为这些声响平时就在学生的生活周围,因此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有兴趣,而且在练习节奏的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对歌曲中难点节奏的把握,降低了歌曲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节奏训练是一种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这是每位教师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却不能够利用兴趣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学生都非常喜欢Rap(说唱)这种说唱的音乐形式.Rap是黑人俚语中的一个词语,相当于“谈话”(talking),源自于纽约贫困黑人聚居区.它以在机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而这种音乐形式我们也能应用于节奏训练当中.

击鼓传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人们根据古典的节奏迅速地把花传到别人手中,并不断往下传.其实,节奏也可以这样传递下去.在上音乐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让学生做了一个节奏传递游戏.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第一个学生将我给的节奏打两遍后传递给第二个学生,然后更换新的节奏,以此类推,看哪个组传得又快又好.学生的兴趣很高,注意力也很集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节奏训练的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采用适合学生的节奏训练形式,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三、节奏训练的内容要和教材紧密结合在一起

节奏训练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节奏训练的内容要从教材中挖掘,跟教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节奏训练才有意义,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从节奏开始.”这是汉斯冯比洛在谈到节奏时创造的一个著名的句子.节奏练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捕捉能力,让学生在播放的旋律中迅速捕捉到有特点的节奏型,为下一步音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