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素养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219 浏览:104524

数学素养,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得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有了数学素养,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它包括: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观念品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一、培养学生探寻并善于抓住数学问题本质的素养

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清楚地意识到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是圆的本质特征.所以教学时我没有直接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而是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遵循“借助生活经验――利用动手操作――解释生活现象”的教学线索.先通过“套圈”游戏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方式更公平,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圆的本质特征以及圆与正方形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又安排了“画圆”的活动,在学生探索如何画圆以及亲自动手画圆的过程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接着,又安排了“画一画,想一想”的活动,目的是在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与半径、直径与直径的关系,并且感受到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位置和圆的大小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对圆的本质特征的又一次体会.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在解释生活现象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抓住数学问题中的本质的素养.


二、培养学生在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素养

新教材不仅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果的掌握,而且更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经历与体验,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索发现过程.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发展、提高.我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孩子以下习惯:多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动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而且懂得如何去获取知识;多思,通过自学、操作、尝试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获得能力的提高.多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地去创造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探索过程中还将动手操作与观察、思维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猜想、验证去认识、归纳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学活动,孩子们有了不同的获取信息的经历,有了不同的学习收获,同时更有了不同的学习体验,他们个个都对数学表现出了无限的热爱,对学好数学充满了信心.

三、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提高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素养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应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即培养学生正面思考与反面思考,正面思维与逆向思维,养成多方位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如,结合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找等量关系.结合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单位“1”,灵活运用方程还是算术方法解题.如我在教学“修路队修一条长120千米的公路,前3天修了计划的1/5,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公路还需多少天?”时,先让学生用思维的较明畅的常规法解题:(120-120×1/5)÷(120×1/5÷3);120÷(120×1/5÷3)-3;然后指着式中的“120米”问学生,能不能把120米看作单位“1”,如果能,思考一下,从分数意义的角度或用解工程问题的思考方法怎样来解这个量呢?经我这样一点拨,打开了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大门,使思维立即活跃起来,经议论,尝试、思考,不一会儿出现了以下一些算式:

3÷1/5×(1-1/5);3×[(1-1/5)÷1/5];

3×(1÷1/5-1);3÷1/5-3

1÷(1/5÷3)-3;(1-1/5)÷(1/5÷3)

接着,教师有意识地抽取其中的3÷1/5×(1-1/5);1÷(1/5÷3)-3;让学生分别从分数的意义和工程问题的角度说说算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小结,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可以从比例或列方程的角度再想想还可以怎样解题.这样教学,既有利于揭示知识面的迁移,又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素养

事实求是,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我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有的学生把加号写成减号,把除数和被除数弄颠倒了,把已经计算正确的结果写错等,许多教师把这些都归结为“马虎”造成的,其实不尽然.我觉得关键在于学生还没有形成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在教学具体内容时能够准确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培养、纠正,形成稳固的思维定势.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非智力因素的内容.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只重视智力开发,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儿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协调,缺乏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难题.我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活动,并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例2时,思维难度明显增加,既要考虑如何租车全年级能够坐,又要思考怎样租车才较便宜、合算.学生通过猜想、验证、比较等方法来设计方案,也许得到并非最佳方案,教师也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尝试,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创造条件,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探索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