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

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248 浏览:130410

【摘 要】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重要作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当前农村中小学从师资和音乐教学设施上都严重滞后,学校和家长对音乐教育也不够重视,缺少支持.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音乐教师应立足现状,从思想上、行动上加强课内外音乐教学活动,使音乐教育达到人格陶冶和教化的高境界.

【关 键 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现状;课内外音乐教学

21世纪的中国,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基础地位;同时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又十分明确地把艺术教育纳入到教育方针中来.素质教育涉及的是个体和群体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实现这样的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和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的暗含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中指出: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意义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音乐具有抽象性和可塑性,它本身蕴含着创新和创新能力.音乐又是一门时间艺术,它诉诸人的听觉,人们在进行音乐活动时可以让自己的情感、思想、想象随着音符的律动任意驰骋,从中人们不仅得到了音乐艺术的熏陶,也训练和强化了对声音的敏锐的感觉力.从物理学上讲,音乐是以声波的形式来输送它的所有信息,而这种艺术的声波不仅作用于我们的心灵,它也在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我们的整个机体,在不知不觉中开启、激活着人的大脑.

素质教育是一个全人教育,从全人格培养上看,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就是“琴棋书画,陶冶性情”的说法,这是一种很高的教育境界,从“陶冶性情”的高度审视我们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

2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的音乐教育,在农村长期被列为“副课”,或勉强的上成“唱歌课”,且小学音乐教师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音乐教学设施严重不完善.

在这个普遍讲求教育现实效益的时代,学生、家长、学校自然是“务实”的,中考不考的学科,人们便不去重视它.据调查,我县共有中小学100多所,专业音乐教师不到50名,除此而外的音乐教师多为.在所调查的学校中配有专用音乐教室、铜管乐、钢琴的只有该县第一中学.还有几所县直学校有手风琴,脚踏琴,电子琴等音乐设备.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现象可概括为:让步观――随意删、减课程课时,为会考科目让出时间;三无状――一无专教师,二无教学设施,三无支持.音乐教育的滞后,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3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存在巨大反差,要把农村音乐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和音乐教学形式是两在主要因素.

3.1要以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去匡正教师的素质要求.具体而言:

3.1.1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思想.这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前提,即把握方向,又提供动力.音乐教育思想,从教育对象和目标来说是面向全体体基本素质发展;从教育关系和过程而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合作,生动活泼地开展校内外音乐教育教学活动.音乐教师具备了科学的音乐素质教育思想,才能自觉纠正“音乐无用论”或“音乐英才教育”的错误倾向,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音乐教育,即使每个学生在音乐基本素质方面达到中小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合格标准,又使每个学生在原有音乐素质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并且自觉而不是自发地、积极充分地发掘音乐教育在“辅德、益智、健体、育学、促劳”中潜移默化、渗透陶冶的功能,促使学生的整体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3.1.2提高音乐教育能力.这是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顺利达成音乐教育目标的基本技能,包括音乐教养能力和音乐教学能力.

音乐教养能力是利用音乐对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等方面陶冶、促进的能力.音乐教师具备了这种潜能,才能把音乐教育真正作为一种精神生活,才能对音乐教育规律进行艺术的、道德的把握,将音乐课上得舒坦自然,让音乐语言敲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而不是撞在学生耳膜上.

音乐教学能力概括起来可归纳为弹、唱、说、写几方面.“弹”――指教师的弹奏技能.包括键盘乐器的演奏,课堂中运用键盘乐器为学唱的演唱伴奏,为自己给学生的范唱伴奏(简称“弹唱”)等;“唱”――指教师的演唱技能.包括课堂中为学生范唱,自己的演唱等等.“说”――指教师以语言的形式表达的课内外活动的要求;“写”――指教师的案头作业,如设计课、备课,包括教师的各项理论基础及板书书写能力等等.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教学课内外活动的要求,教师基本功还须个人特长这项内容,如:舞蹈(包括民族舞蹈、古典舞蹈、现代舞蹈等)、器乐(包括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等).

3.2学校健全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外音乐教育教学活动.

3.2.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四大块:歌唱教学,赏析教学,乐理知识教学,乐器演奏教学.四大块的教学在课型上不要过分地独立,尽量在课型的安排上采用综合课,如果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安排演唱(奏)或讲解乐理,内容单调枯燥,易导致学生对整个音乐课的反感.

歌唱教学要注意做到选择健康有品位的格调上乘的歌曲,指导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切忌放任学生,让其狂喊乱叫.赏析教学应建立在掌握欣赏知识的基础之上,如弄清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个性,掌握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知识,识别不同音乐体裁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听懂”音乐,避免“瞎听”.乐理知识的教学完全可穿插于唱歌、欣赏、演奏之中,使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乐器演奏教学要保证学生有乐器,切莫纸上谈兵,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普及性强,易于掌握的乐器,在认识乐器构造及原理的基础上学习演奏.

3.2.2课外音乐教学.课外活动执行内容即声乐与器乐等.基础音乐教学是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外活动是把音乐素质教育实施为学生主体实践的重要举措,其形式是开展各种音乐兴趣小组,如器乐、声乐、舞蹈、创作等兴趣小组.每学期可定期开展一至两次歌咏比赛和周末音乐会,给学生提供展示音乐才能的机会.教师要爱护、鼓励学生课外音乐的热情,勤于指导学生开展文艺活动.


总之,发展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素质教育的高层次要求下,农村小学音乐艺术素养达到人格陶冶或教化――即素质教育之目的,亦即是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