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掌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12 浏览:12435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略读课文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一是复杂化.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篇篇文质兼美,很多都出自名家之笔,实属“阅读精品,深受学生的喜欢,很多教师都难以割舍.于是词句品析、朗读感悟、积累运用、人文熏陶,一课时的安排,变成了两课时、三课时,还觉余兴未了.精读与略读混为一谈,没有主次,结果造成面面俱到、精雕细琢,使略读不“略”;二是简单化.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以为略读课什么都不用教,只要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就可以了,结果,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兴趣.


当今社会信息量剧增,要求现代人高效、快速地阅读.实际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大量的、主要的是略读.略读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略读水平是现代人阅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须把握略读课文的特点正确认识略读教学.要区分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就要确切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正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正确认识略读教学的“略”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或其他的单篇短作,不再需要老师的详细的指导,这就是略读.”他还说:“等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就只做到了一半.叶老先生的话十分明确地阐明了什么是略读和略读的作用.那略读教学是不是就是离开教师的指导,放手让学生略读呢?略读教学不等同于略读他是一种教学活动,整个过程是为了指导学生通过略读快速获得信息,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逐渐形成略读能力的过程.他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教学中尤其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1.1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正像阅读教学不同于阅读一样,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略读就是粗略地读,提纲挈领地读,不作细致的揣摩和推敲、不进行深究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是一种阅读方式,是阅读个体为了获取相关信息而进行的一种阅读活动.略读教学不等同于略读他是一种教学活动,整个过程是为了指导学生通过略读快速获得信息,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逐渐形成略读能力的过程.略读教学应有其相应的组织、引导.他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掌握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

1.2是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略读课文教学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1.3自主阅读也不是自学.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有的老师就干脆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信口开河,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与开放,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但是,自主阅读是不是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自主阅读是不是就不要教师的引领?自主阅读又如何体现阅读的层次性?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正确把握略读教学的“度”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1整体感知求“略”.对课文的内容、词句、结构、表达方法,在整体感知的阶段,力求放开,从略处理.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只求尽量快地尽量多地略读浏览,搜集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感知文章大意,对全文形成一个比较粗略的整体的认识.

读通课文,整体把握是略读教学很重要的一步,只有读准了,读通了,读顺了,才会有下一步的“我读懂了”.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三点:一是了解“写了什么”,二是说话“有什么感受”,三是看看“哪些地方印象特别深”.首先在把握文章的大意时,可以从填空开始,抓住要点,逐步从讲得比较具体到比较简练.其次在交流读后感受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把握主要方向,多角度地谈谈感受.接着可以选一个或几个角度,也可以选一个或几个点;可以赏读内容,也可以赏读表达方法.

2.2教学方法求“粗”.叶圣陶曾经说过“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新大纲也明确提出: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内容理解上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放手.由此可见,略读课文应该是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舞台,略读教学中淡化老师的教,注重学生的学.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值得提醒老师们的是:(1)生字会认就行,词语大致理解即可,不必细究.(2)以默读为主,一般不需要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3)一般不做模仿写作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即“学习提示”,明确了略读的重点.在选择练习时,可以指导学生写下大意,写下感受,写下自己对内容或语言的看法.借鉴一些关于略读教学的成功经验,有这么几各学有的课堂教学学形式: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读写结合式、专题阅读式、比较式、日积月累式等.

从方法上讲,略读课文就是让孩子在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不要将课文“嚼”得过烂再“喂”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适当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要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教师要注意讲读与自读的知识迁移与能力训练的衔接,完成“教”向“学”的过渡转化;还要加以充分恰当的引导和适度的调控.

2.3重点感悟求“精”:当然略读教学的略也是有度,因此我们认为略读课文也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各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虽然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因此略读课文不能丢失语文工具性,也不排斥必要的精读.略读课文中有不少文章和精读课文一样,文质兼美,情趣突出,可以深入文字,在教学中寻找适当的突破口、“感悟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在略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课文特别是“课文连接语中”所要求的重点以及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要采用精读方法,通过小组学习,各种研读形式,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感悟,引导学生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追求――“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要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应是“教”略而“学”丰.略读课文不是忽略地教,而是隐去教师“明目张胆”地教,转而让学生“粉墨登场”去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追求是――在“精”与“略”之间,重其所重,略其所略.“教是为了不教”,要实现不教的目的,就要做好略读教学,让学生在略读教学的实践中学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