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393 浏览:110823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文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介绍中职学校结合专业特点、职业岗位需求,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关 键 词:中职;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工作方式,计算机成了我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融理论、实训、技能于一体的课程,对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推进幼教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近年来,笔者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紧扣专业技能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实践摸索,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一、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职业中的信息化处理能力为核心目标.由于中职学校开设专业的多样化,不同专业的就业岗位需求不同,其培养目标应该有所区别.但是在目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学大纲相对统一,而教材没有根据具体的专业特点进行设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教学上大部分还没有结合幼儿教师的职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常规应用方面,各专业之间教学内容的区分度差,计算机技术教学内容缺少与学生专业知识的融合.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必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过滤、还原与重构教材,增强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脱节

目前,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XP”“因特网应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演示文稿软件的应用”,传统教学的教学重点仍是提高打字速度、排版Word文档、处理Excel表格等,对于“因特网的应用”“多媒体软件的应用”“演示文稿的应用”只是简略带过.对于学前教育的学生而言,不能满足她们的专业需求.在幼儿园中,幼儿园老师需要经常对多媒体素材进行处理,利用PowerPoint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对课堂进行辅助教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当她们需要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却无从下手,于是,她们只能再花大力气去重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这就是传统教学中,教学实际与专业技术应用相脱节,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忽略了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使用计算机的能力,造成了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导致学生不知道计算机和自己专业的联系,留给学生的只是困惑,挫伤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三)教学对象素质参差不齐,对信息技术应用认识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生源多数来自农村,系统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机会少,不懂装懂.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总是认为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无关,不重视.二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遇到问题不愿多想,应付了事.三是联系实际能力较差,不能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有效教学,夯实技能的改革与探索

为适应时怎么发表展和就业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造能力,夯实信息技术基础,笔者在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践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探索:

明确教学目标,增加教学的针对性

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其培养目标应该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因此,在新时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必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重新构建特定的教学内容,在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的同时,突出学生对计算机实用技术、网络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切实把学前教育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为专业学习和应用提供知识和技能的支撑.

整合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面对差异化的生源素质和相对统一的教材,必然要求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再造和创新.因此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班的计算机教师应该多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需求,学会捕捉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跟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将它们设计成教学案例.通过案例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计算机知识,帮助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从而享受学习过程带来的成就感.这样教学内容与专业实践整合,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条件,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模拟幼儿教师做一个《会说话的安全标志》演示文稿,让学生从网上下载相关的安全标志文字素材、图片、视频、音频等,利用PowerPoint进行整合设计,最后让学生配合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演讲.这恰恰是演示文稿软件的应用这一章节里面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因此,可以将之设计成一案例,供学生模仿学习,直接指导学生幼儿教学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灵活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培养目标看,中职学校的学生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从感性认知开始,再上升到一定的理性,最后落实到行业的实践中,这就是知识与技能的产生与应用的情境.因此,笔者在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和综合实训阶段.

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笔者一般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巧妙地设计在“任务”当中,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的要点,又锻炼了她们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能力.如在“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一章中,设计“制作校园周刊”这一大任务,再将任务进行细分为:素材的准备,素材的处理和加工,版面的设计(包括周刊整体结构的设计,每一个版面的布局设计,每一个版面具体内容的设计等)等子任务.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不断地激发她们的求知,从而培养她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综合实训阶段,结合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进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在实际教学实施中,主要采用的是“项目教学法”.如幼儿园教师要开展一个“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基于工作过程,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先利用各种渠道,如网络、照相机等去获取相关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信息,用word文档编写教案,利用图文混排做成小报,并进行幼儿园教室的布置,最后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以辅助幼儿课堂教学.

诚然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无论是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还是综合实训阶段,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在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可适当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Word表格一节中,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实用又漂亮的简历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习表格的相关知识,培养她们的技能.

总而言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基础出发,重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适应当前学前教育的需求.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