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

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403 浏览:33238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曾涌现出无数的优秀教师,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研究.首先,提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其次,对小学语文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必备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

【关 键 词】小学语文;优秀教师;专业成长

优秀教师是优质教育的精髓,优秀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教育系统内最重要的优质教育资源.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是影响和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时怎么发表展和教育改革呼唤能够胜任教师职位的优秀教师大量诞生和快速成长.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概述

1.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特指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扩充的过程,是其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和成熟的过程,是语文教师作为个体专业发展的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创造的循环过程.

2.小学语文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必备条件

(1)以学科专业知识强骨干.学者们普遍认为,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她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复杂的专业知识结构.一般而言,可以将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从本体性知识(语文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语文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语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三方面来把握.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做到:在阅读中学习,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在写作中沉淀,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在进修中提升,进修可以学习教育研究理论,提升教育科研能力,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实现自身专业的成长.

(2)以课堂教学艺术展双翼.课堂是教师展翅翱翔的天空,教学艺术就是教师的双翼.教师的人生重心在课堂,教师的天地在孩子中间,他们的才情、智慧和理想,都集中地显现在三尺讲台之上.优秀教师强调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与剖析,强调师生之间的“深度”对话与互动,注重课程资源的积累与整合,力求给学生一种终极关怀,“既给学生打好终身学习的底子,又要打好精神发展的底子”.

(3)以教育教学思想塑灵魂.如果没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人格,谈教学的个性是没有意义的.优秀教师在教学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视角.他们努力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和课堂教学,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力求将理论和实践、阅读与思考拓展结合起来,勇于用自己的话语发言,勇于上公开课,展现出一个不断进取、乐于向上的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的独特风貌.勇于探索改革、勤奋钻研的思想之花,是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灵魂所在.

(4)以专业研究生活凝心血.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重要的是需要教师付出行动,用行动来坚守自己的教育事业,行动是思想的母亲.优秀教师的专业研究生活可以说是“且行且思,且思且行”.教师仅有专业追求是不够的,还要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


二、小学语文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

1.以专业知识作养分

目前人们已普遍地认识到,优秀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复杂的知识结构.杜威说:“一个人要成为合格的教师,第一条件就是需要对教材具有理智的准备,应当有超量的丰富的知识.他的知识必需比教科书上的原理或比任何固定的教学计划更为广博.”

(1)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语文学科知识也称语文的“本体性知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胜任语文教学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语文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即对自己所教语文学科的内容要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它决定了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用什么去教”.

(2)语文教育理论知识.语文教育理论知识是语文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就是“如何教语文的知识”,是教师将语文学科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学生可接受、可理解和可掌握知识的工具与桥梁.一般包括一般教育理论知识和语文教育理论知识.

(3)语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语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包括可言传的、可意识到的但无法言传的和无意识的显性与隐性知识.语文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语文教师工作的专业性、个体性、创造性和发散性等特点,都需要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支持.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把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与学生原有知识相联系的教学实践性知识.

2.把课堂教学当土壤

实践是成长的土壤,教师的成长需要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萌芽生成.教师不可能脱离课堂成长,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求真知、谋发展,才能借助知识和技能之间的转换实现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1)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的语文能力是指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规范的言语实践中形成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能力包括语文教师的鉴赏能力和语文教师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弱与教师语文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

(2)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传统的“三字一说”(钢笔、粉笔、毛笔和普通话)能力,还必须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的能力.

(3)课堂教学机智或教育智慧.新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需要掌握学科专业和教育理论等各种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获得丰富的个人实践知识和智慧.与教师实践知识融合在一起,并使教师灵活地解决复杂情境中问题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实践智慧.从事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实践知识和智慧,需要新教师在资深教师指导、协助下,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来获得.

3.视反思研究为路径

反思是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提高教育能力、生成教育智慧、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行为研究,钻研教学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现有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出相应的变化.教师教育部门也把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提到了一个新的突出高度.

(1)语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提高教育期望,激发反思动力,养成反思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了解学生的发展,对教材和学生展开反思;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竞赛.最后,每一次的反思并非是简单回顾和一般分析,而是教师以新的层次、新的角度对自己的观念进行修改、替换和完善.

(2)语文教师反思研究的几种途径.选定客观参照人物,进行自我反思,可以是青年教师心目中的榜样,比如某教育专家或特级教师等等.撰写课后记或教育随笔,评价教学效果,对丰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会有很大帮助.利用多媒体、录音或录像等,直观进行反思.搜集同行或学生等关键人员的评价信息.

三、结论

总之,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既有教师自身的努力,也有适宜其成长的土壤;既有教师自身的个性化特质,也有其发展的共性规律.如何从教育实际出发,为地方、学校打造更多的“名师”,现在仍是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需要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