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观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817 浏览:83478

随着人类对自身发展模式的反思,科学生态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生态学理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本文认为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并运用社会生态观的理论探讨了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问题.

技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观生态观是人类关于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生态系统运动规律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是人们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基础,也是人与自然在全球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哲学的概括,能够用以指导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本思想,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本文认为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有必要进行生态化的重建.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观的涵义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其实质是对相关联事物关系的把握.

社会生态是指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人类社会不能脱离生态系统而存在,生态系统是基础,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态观子系统,人类社会的发展既要遵从人类社会发展本身所特有的规律,也要遵从生态规律.社会生态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一个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依相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观是把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社会、自然”这一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中,用生态观研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生态主体及影响、制约这一主体的社会生态要素之间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系统内各要素这间的信息交换,促使的各种社会要素之间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状态,从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活力和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困境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环境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迅速提高,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在这个讲究效率与实现个人价值的经济环境中,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机遇和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如,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经济领域出现了写卖不公、检测冒伪劣等信任危机现象;政治领域有些官员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现象严重,这对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技校生正值十五六岁的年纪,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候,这些消极因素败坏了社会风气,冲击着人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不良影响.

当学生面对这些消极的社会因素而出现了价值选择困惑、价值观裂变、道德缺失等现象时,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却在这些方面颇显苍白无力.用社会生态观来看待当前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难发现原因在于其不重视学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较少关注外在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造成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适应外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要求,在实践中与社会环境脱节,存在着生态性困境.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缺乏“人本主义”思想,忽略学生的主观个体需要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一般被认为是教师把社会或社会群体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外部的教育影响的过程.只是使学生单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内心对这些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的心理需求和认同度.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外在社会生态环境.而这些内容只是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根本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触及学生个体内心需要、内在认同,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低效的.我国曾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期,同志曾总结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并不仅仅是因为在这期间国家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而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没有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没有适应当时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的人们的心理需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注重学生主观个体需要,才能够促进个体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上注重理论灌输,轻视学生的人格塑造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律教育,它依赖于学生内在主体精神的能动性.”社会所需要的人应该是人格完善的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形成健全的人格.但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重视理论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人格塑造.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向学生灌输社会道德规范,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规范,而较少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一起去探讨这些道德规范的意义及价值.造成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在社会道德的实践之中,对于在学校所学的道德规范“不以为然”“明知故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接受各种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被动、依赖、服从,甚至强迫性的道德人格.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空洞枯燥,缺乏信仰教育

人不仅需要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寻找精神支柱.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学生用科学的、发展的、先进的思想撑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但目前来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起到的效果甚微.近年来青少年学生心理状况令人担忧,社会信任缺失导致青少年群体中很多人迷惘、困惑情绪增多,技校生更加因为在中考竞争中失利而倍感压力,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出现这种状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上空洞枯燥,缺乏信仰教育,使学生在思想的泥潭里找不到精神支柱.信仰是对核心观念、终极价值的信奉.它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支撑,使人们实现个人发展的动力.但技工学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相对比较薄弱,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价值观开始趋向功利化.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感到空虚、迷惘、困惑、无所适从等消极情绪其结果必然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