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28 浏览:106647

摘 要: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多种教学手段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活动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教学最优化创造了条件.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对推动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优势.采用各种教学手段的过程中,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关 键 词:多媒体;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程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思想单纯的学生,要让他们懂得深层的思想教育内涵,确实需要教者创新地应用各种教育方法.

一、教学导入方法

事物要有好的开端才会为好的结果奠定最大的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应当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导入方法,引导学生认知明理,提高觉悟.因此,在教学中抓住引入新课的环节,运用各种方法(如,教具导入、谜语导入、问题导入等方法)导入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故事讲解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讲解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三、联系实际,讲究实效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自觉地接受道德知识并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和目的,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课堂结构安排等方面,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及行为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四、社会调查

判断需要信息,信息需要实际调查.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注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作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这样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避免负面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往往存在着某些负面影响,在社会调查中要注意避免负面影响,并使学生在辨是非中获得某种免疫力.

五、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

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形成学习动机,而且能为学生的“行”提供虚拟的空间,为学生的“行”提供初步的训练.多媒体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不是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的,是要在教学实际中实现的,如果运用不当,不仅会浪费资源和师生的宝贵时间,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多媒体运用于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遵循辅助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等原则.

品德与社会教育是实施小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依据.它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为他们将来更好地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也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教育中应注意有所选择,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生,在选择方法上应有所侧重;教师对不同内容的教材,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我们广大教学者都应当十分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