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更新时间:2023-1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429 浏览:33002

先看下面这篇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四川一考生

生活如酒,过于浓烈则辣喉,过于浅淡则无味,只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过于高昂则刺耳,过于低沉则抑郁,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过于繁杂则缭乱,过于简朴则无韵,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让我们在奋斗的同时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遥望两千多年前,孔子驾车周游列国.游说,辅君,讲学,座下弟子三千,他为了心中的理想奔走忙碌.然而,孔子并不是只知道奔走.他懂得在忙碌的奔走中停下来歇一歇,他能够在奔走中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便是那两袖清风至贤至雅的圣人!反观当下,多少人在匆忙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名利正如那绑在驴子脖子上的萝卜,诱惑着人们不断地奔跑、追求.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机器,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精神,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奔跑中需要停歇,唯此,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们必须打造的圣殿,但在这圣殿之后还应有一个花园.

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著名的标牌,上书“慢慢走,欣赏啊!”是啊,在你奋力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人生因奋斗与欣赏而美妙!鲁迅先生执笔时庄严肃穆,那支笔可作棍棒,敲醒百万愚民;又可化为刀,直刺敌人心脏.于这样的冷峻、肃穆中,先生为自己心中的事业――中华民族的觉醒耗尽了心血.然而,在萧红笔下,我看到的鲁迅却是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着的小花,那袅袅烟雾中轻缓悠闲的神态,那一本正经探讨服装搭配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别样的懂得生活的鲁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他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享受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酝酿醉人的诗意,铸就了辉煌而又不失美好平淡的人生.

从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来,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着平衡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且歌且行,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这是2013年高考四川省一篇难得的满分作文,堪称高考满分作文的“标杆”之作.我们可以通过对这篇佳作的解剖分析,再通过与其他省份高考满分作文的比对,探寻获取满分作文的秘诀,以利于2014年的考生们备战高考,摘取作文桂冠.细细咀嚼,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亮点:

1.开篇精彩,先声夺人――精“炼”凤头.作者起笔不凡,连续三次设喻,把生活比作酒,比作画,比作歌,类比得当,形象地揭示了平衡之妙.三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又构成排比,语言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在此基础上,再引用名言,水到渠成地引出中心论点,自然点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从古到今,人们写文章都十分注重精“炼”“凤头”.大凡传世之作,无不从“头”精心雕琢,高考作文亦如此.

2.恰当引用,富有意蕴――锤“炼”语言.文章开头引用荷尔德林的名言点明题旨;接着引用屈原《离骚》的诗文,提醒人们,漫漫人生路,要学会享受生活;再引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名言,告诫人们:放慢急匆匆追求的脚步,欣赏路边美丽的风景.大量名言警句的引用,使文章意蕴丰厚,表现出浓重的文化积淀,文采斐然.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做到“有文采”,除了修辞格的综合运用、长短句的交错使用、整齐的句式以及和谐的音韵之外,巧妙引用名言警句也是重要的手段.它既可以反映考生的知识积累,表现考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又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辉,增添内涵,真可谓一箭三雕.聪明的考生总是注重在名言的引用上大做文章,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亮点.2013年众多高考满分作文正是凭借名言的引用而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从而一举夺魁.请看2013福建卷满分作文《不做流云愿为花》中的一段:


钱钟书说,春天需要放在窗口里看才是美的.是啊,窗口给春天镶上了俏丽的边儿.王蒙说,河流是一种被辖制的自由.是啊,河岸为河流提供了宽厚的臂膀,并在上面挂满了繁花绿荫.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啊,唯有爱得深沉,才会永久扎根,同呼吸,共命运,而不是任由它沉沦.泰戈尔说,天空不会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是啊,有梦想的人,心有慧根,不会在任何一片空荡的天地久留.

这段文字大量借用中外名人的言论,运用排比的手法,形象生动地阐释了“无限制的‘自由’必然会造成为所欲为的后果”的主旨,语言优美,底蕴深厚,一气呵成,显示了作者广博的文化积淀.读来痛快淋漓,令人拍案叫绝.

3.例证经典,以一当十――提“炼”素材.作者选用“孔子”“鲁迅”两个经典例子,古今结合,详略恰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孔子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匆忙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成了奔跑的机器.这一组对比,突出“生活需要平衡,奔跑中需要停歇”.“执笔时庄严肃穆”的鲁迅和萧红笔下“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鲁迅又是一组对比,突出“在平衡的生活中酝酿醉人的诗意”.

高考作文素材的选用,要力求典型、新颖、鲜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只有这样,才能给阅卷老师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在素材的使用上,还要注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既保证文章的容量,又增强论证的力度.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爱心暖流带来微幸福》一文,作者引用了美国的沙利文、三个“最美人物”(“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等人的典型事例,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兼备,感染力、说服力极强.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天堂的模样》,主体部分用天津的哥马志刚、乌鲁木齐的捐款乞丐、在中失去亲人和双腿的女孩廖智三人的事例连点成线,新颖别致,有耳目一新之感,阅卷老师的眼球一下子被紧紧“抓”住了.4.思路清晰,结构明朗――巧“炼”结构.作者为论述“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这一中心论点,精心拟定两个并列的分论点: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然后分层论证,清晰地阐明了“诗意地栖居”的内涵,思路严谨,条理清晰,表现出作者缜密的思维品质和高超的论证能力.

议论文要做到思路清晰,结构明朗,通常使用并列式、层递式、总―分―总式等结构形式.与例文一样,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不少也是因结构明朗而力压群雄,脱颖而出的.

①并列式.如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满分作文《携勇气前行》,作者拟定三个分论点构成并列:携勇气前行,便能不畏人生的顺逆交替,成就事业;携勇气前行,便能不畏被浓雾遮挡的前路,开辟新天地;携勇气前行,便能不畏生死、荣辱,坚定心中的信念与信仰.全文条分缕析,与例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层递式.如2013年全国课标Ⅰ卷满分作文《淡定有勇花自盛开》一文,采用三个小标题的形式总领三个事例:“一朵花需要一些勇气”;“一个人需要一些勇气”;“一个民族需要一些勇气”.三个小标题暗中构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从物(梅花)到人(林徽因)再到一个民族,犹如游人拾级而上,步步深入,最终领略到巅峰的无限风光.

③总―分―总式.2013年高考江西卷优秀作文《在怕的背后》属于典型的总―分―总式结构:开头紧扣材料中的“三怕”现象,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一系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接着从自己(个人)、学校(老师)、国家(教育体制)三个方面,设定了三个分论点(“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维”;“怕”的背后,有老师的引导不当;“怕”的背后,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并逐一展开论证.最后对这三个方面加以总结,结束全篇,铿锵有力,引人深思.总―分―总的结构,时时处处紧扣材料,既不旁逸斜出,也不拖泥带水,充分挖掘“三怕”背后的原因,深入思考学校教育的现状,既显示了考生善于思辨、精于布局的能力,也表现了现代中学生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揭露问题的胆略和勇气,确实是一篇立意深刻、结构严谨的考场佳作.

5.对比论证,凸显主题――历“炼”论证方法.例文在论证方法上,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文中对比主要有两组:一组是孔子与当下一些人的对比,另一组是“执笔时庄严肃穆”的鲁迅和萧红笔下“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鲁迅的对比.通过比较,孰是孰非不言而喻,凸显了主题,催人警醒.

除对比论证外,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还有因果论证法、检测设论证法等.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学会因事说理,不但能有效避免高考作文“观点+材料”式的幼稚病,更能纵深挖掘,在深度和广度上纵横驰骋,获取高分.在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中,因为熟练运用不同论证方法而受到阅卷老师青睐的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