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312 浏览:69404

数学概念是命题、推理和论证的基础,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只有准确地掌握数学概念,才能对数学问题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和论证.初中的数学概念较多,对这些概念该如何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要抓住四个注重,即引入、讲解、巩固、运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

1.注重概念的引入

“引入难,难引入”,许多数学老师谈到概念引入时的共识.那要不要引入?回答是肯定的.那又怎样引入?传统的引入往往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要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是不可能的,要运用其来解决问题就更困难了,故传统的引入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教学需要了.笔者认为概念的引入是学习概念的第一步,也是概念形成的前提;概念的引入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概念引入得当,不仅可以提高概念学习的质量,更为后继学习铺平了道路.

(1)从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理应怎么写作于生活.数学概念可以从学生身边熟知的事实引入,如学习“负数”时,可以拿出一支气温计,让学生读数,当学生读出零度以下的示数时,引入负数的概念,这样学生记得更牢.

(2)从概念的背景引入.如教无理数时,就可以和学生讲讲无理数是怎么被发现的小故事,相信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印象.

(3)从问题引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哈尔斯.提出一个问题,在问题中引入概念,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如学习“确定、不确定事件”概念时.可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0个白色的球、10个红色的球.现在把10个白球放到袋中,一定能摸出白球吗?一定能摸出红球吗?再放入10个红球,一定能摸出白球?红球?由此可以引入确定、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4)从实例或模型引入.比如教圆锥侧面展开图时,可让学生课前制作模型,课上让学生演示,有了模型,用剪刀一剪、一展,学生很容易明白,且易加深理解.

2.注重概念的讲解

数学概念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加之初中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还较弱,缺少感性认识,故讲清、讲透概念至关重要.

(1)变抽象为具体的讲解

如在讲函数的定义时,可以具体为――函数的定义:满足①有两个变量x、y;②一个变量y随另一个变量x而变化;③x确定一个值,y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比较深,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2)数形结合的讲解

“有数无形少直观,有形无数入微难”――华罗庚.如在“三角形及其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教学时,就可以边画图边讲解,亦可让学生画、讲,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能熟练的记住它们在图形中的位置,又能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

(3)类比的讲解

如讲“相似三角形”时,就可以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进行类比,笔者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口述,再由其他学生完成下表.

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图形对应边对应角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辨析,弄清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加深理解.

3.注重概念的巩固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如果不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一天后只剩下25%,所以巩固是学习数学概念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1)通过复述概念来巩固习得的概念.复述不等于背概念,而是要根据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把概念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举个例子,讲等腰梯形时,原文“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复述“一要是梯形,二要是两腰相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是等腰梯形”.培养复述,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达到巩固习得概念的目的.

(2)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巩固习得的概念.设置适当的练习是巩固概念的重要一环,设置练习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层层相扣.

(3)通过适当的对比来巩固概念.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是容易混淆的,教学时就要适当地比较找到异同点,更好地来巩固概念.如,学“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时,需要引导学生对比,找到异同点.相同点:都是线段,都由三角形的顶点引出;不同点:高――垂直边,中线――平分边,角平分线――平分角;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在头脑里建立三线的概念.

总之,巩固习得概念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概念:会说、会用.

4.注重概念的运用

概念的引入、讲解、巩固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运用概念.掌握概念的最高表现是能熟练的运用概念.概念的熟练运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概念的运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概念解决同类问题;二是运用概念解决应用问题.在教学中,老师要分层设计题型,从不同的角度检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

如果把数学概念比作树根,那由概念得到的性质、定理等就是树干,衍生出来的题目就是树枝、树叶,只有树根茁壮了,才会枝繁叶茂.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只有让学生透彻理解,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才能对数学问题做到判断恰当、推理有据.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