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76 浏览:18760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因此,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合作探究的课堂环境,引导、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他们在生物学习方面的探究能力.

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新课程理念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得到培养.探究式教学就是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围绕课堂教学问题展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主动性,才能达到生物课堂探究教学的最终目标.

例如,教学“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一课,阳光对人类是极其重要的,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阳光.如果我们掌握了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就可以改变许多产品的生产方法.然而,如何引导学生研究阳光和有机物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思维得到拓展,会从多方面去研究,进而获得新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用实验研究阳光和有机物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透彻.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

在现行的初中生物教材中,探究性教学活动是根据初中生的知识、能力和需要进行整体设计的,对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和探究技能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由于每个年级生物课的探究内容不一样,所以各个阶段生物课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探究技能训练的侧重点不一样,探究习惯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各年级的要求也不一样.如七年级上册教材要求学生进行活动全过程的设计并完成探究,难度很大.七年级下册教材中探究活动的设计和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探究活动的设计相比,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给予学生探究活动更大的自主性,不少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针对探究活动作出检测设,自主地制订活动计划,对学生设计实验、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和整理数据等方面的要求也是逐渐提高.八年级生物教材在探究活动的引导方面,重在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那些难度较高的生物探究活动,教材中提供了较详细的提示,有的探究活动是通过讨论交流、创设情境等方式进行引导.再如,由于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在实验动手和设计能力方面要求较高,因此在技能训练上特别安排了一些设计实验、评价实验方案等项目,这里探究活动的实验设计和评价都是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同时,教材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相应的,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在设计对照探究活动或对比实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综合运用七年级教材中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记录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三、调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很重要的.然而,倡导探究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能仅靠教授、灌输书本上的知识来实现,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遗传和克隆这些知识点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克隆羊是怎么诞生的吗?以后可不可能出现克隆人?一旦世界上真有克隆人,那么他们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每节生物课教学前,教师应该在课前准备好恰当的导语或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学“人的生殖”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张丽珠教授培育的郑萌珠.通过这个范例,为这节课的学习引出话题,从而导入“人类的生殖”一课的知识学习.又如,教学“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关于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影片,使学生一下子就被影片中优美的画面和音乐所吸引,很快找出画面中各种生物的差异,从而对各生态系统有深刻的印象,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如果学生能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他们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会逐渐提高.

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做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总而言之,自主合作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杜华)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