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03 浏览:17494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57-0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开拓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的洪流、商品经济的大潮、自由的环境、升学考试的压力、社会家庭的宠爱和厚望,伴随着他们成长.使很多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扭曲了,如何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有国才有家.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民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就要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民族的文化和国家发展的历程,就要掌握一定的爱国主义知识.学校要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总体规划,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并针对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重点,全面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要发挥各自的爱国主义教育优势.通过对国情、历史的全面深入了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树立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振兴的理想信念.

二、加强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要真正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必须切实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首先,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如行、坐、卧等日常行为和言谈举止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礼、仪”观念是对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要教育学生养成朴素、节俭、惜物、恬淡的生活方式,反对和抛弃奢侈、糜烂、浪费和过度的生活观念.再次,养成良好的人际习惯,要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努力使学生达到做一个纯粹的、高尚的、奉献的人.

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今世界是个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一些道德规范准则出现了模糊,甚至多元化现象,统一、明确、公认的道德评价进一步流失,价值取向出现了混乱.言行不一,知行相悖已是常态.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德育课,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德修身,治国安邦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如威武不屈、忠贞如一的苏武,忧乐天下的范仲淹,万古忠义的岳飞等等.把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讲给学生听,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走向人间正道.

四、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的道德素质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观念.中学生只有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轨道,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诚实守信是道德之本.待人真诚、诚实,是调解人际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中学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时,做到先人后己,把社会主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否定利己主义、个人至上、损公肥私,倡导集体主义、克己奉公.培育良好的道德素质,既要靠社会主义道德的指导,也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培养.慎独,这一自古以来的道德修养准则,应该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只有在一切复杂的情况下,把握住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状态.

五、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是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中学生顺利成长、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具有坚强的意志.有许多学生在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下,追求名利,思想扭曲了,遇事不努力,竟想歪门邪道,出现了拼爹的思想.要改变这种思想就得从正面引导,培育敢吃苦、敢拼搏的精神,遇事保持旺盛的生活态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临难而不失常态.另外,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表现为具有谦、宽容的气质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只有这样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才能与人与己“无所不容”.这种对他人所表现出的宽容,就是儒家所倡导的“恕”,即以仁爱之心待人和凡事都要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己统一的情操,不仅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境界提升,还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坚持正确的方向,对于中学生思想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中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意识到加强中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在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改造好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善、一个德才兼备、社会所需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