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60 浏览:9768

摘 要:市场经济的建立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一些不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让人们感叹道德作用应制约不道德经济行为.本文从经济与道德的关系、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缺失、经济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来论述市场经济与经济的关系.

关 键 词:市场经济经济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除了具备市场经济的普遍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等.而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总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关系密切,它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等.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社会生活各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经济对道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认为道德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和发展.其哲学依据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社会存在决定的.纵观社会历史发展,道德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趋于进步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道德体系以新的内容,并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经济,具有道德的合理性,例如商品竞争强化人们的平等观念和意识.从全球范围来看,市场经济普及全球,这说明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规律,是不可逾越的经济阶段.而在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与原则决定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是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将日益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道德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与社会存在不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阻碍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社会存在有重大反作用.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体系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能对经济效益的增长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然而,一旦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或单纯由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体系,它不仅不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使整个社会环境恶化,出现诚信缺失、坑蒙拐骗盛行的现象.表面上经济仍然呈现增长的趋势,而实际上整个经济已经开始衰败,等问题已经在表面呈现出来的时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已经面临全盘崩溃的危险了.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GDP保持高速增长,人们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道德的影响是推动作用还是抑制作用摆在人们面前.市场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又有经济和道德的矛盾,形成了矛盾的统一体.具体来说,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以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在市场的调解下,形成不同的组合方式,选择最佳的组合方式,最终到达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此以后,人们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追求利益,致使出现见利忘义的社会现象的弊端.在很多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不讲道德的譬如企业等市场主体在竞争中经常获得大量的非法利益,但诚实守信往往成为被欺诈、受损失、被骗的对象,在这样的情形下,引发了对公平正义的问题的争论.


二、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缺失

第一,市场经济中的道德缺失.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是人们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来追求利益的,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主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了社会的进步,但市场本身的缺陷性又导致了市场本身无法克制的弊端,导致了种种道德全方位的缺失,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协调的发展.

第二,市场经济秩序中各种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分析.微观领域中,道德缺失的现象普遍而严重.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和商人为了减少市场风险,追求更大程度的经济利益,不惜违背道德和法律,使用低劣的生产原料减少生产环节,用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增加收益,大量检测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工人的身体和人格遭到践踏.在交换的过程中企业和商人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的安全,大搞特搞虚检测宣传,采取欺诈性合同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谋取高额的经济利益.在宏观领域中,商人和企业与主管行政部门搞权钱交易,双方获得非法利益,再加之受地方保护主义,小团体主义和地方本位主义观念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导致豆腐渣工程连连出现,使得政府企业形象遭到严重滑坡.

三、经济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一)与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活动中有因素,活动中有市场因素.其一,人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观念.经济主体在实现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能为了自身利益发展而发展,要不断改革和调解行为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等使之符合化的要求.最后,人们选择的经济行为的意义.依靠道德关系力量调解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冲突,把矛盾化为最小,通过多种方式把对社会的认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认识,由个体的道德实践,上升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

(二)经济的社会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引导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组织、个人来协调,但是核心离不开经济和道德的相互制约.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加强相应的经济的必要性.其一,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新秩序.如何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市场经济的高效率是在一定的经济规则中实现的,以价值规范为核心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相应的道德秩序.其二,通过影响人的精神取向,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信念支持,解决经济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理想信念问题,人们应有条件的追求利益,这种条件就是道德责任,是建立和优化经济秩序所必须的.

总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统一于社会的发展中,道德与经济统一在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投入资金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加大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宣传力度,教育国民学习和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同时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主动学习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且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道德价值观.凭借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全民意识中力量,纠正市场经济中的不良之风,为市场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的道德,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合作规模来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通过影响人们的精神取向、人个个素质和工作态度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62: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章海山.经济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雪(1990-),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研究生;第二作者:黄彤(1989-),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