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80 浏览:14954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相比,其文体多样、知识丰富、内容复杂,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加大,成绩提高缓慢.下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一、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课程内容丰富.为使课堂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实践中的主要做法是:

1.把课程内容以单节课为单位进行分解,弄清每次课的教学目的课前认真研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实施计划等,弄清每次课的教学目的及其与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对在本次课内究竟要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教会学生哪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方面课前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教学就会有的放矢.

2.以教学目的为主线展开教学内容一是将本次课的教学目的写在黑板的右上角,以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能时刻注意自己应该弄懂什么问题.二是以教学目的为主线,一环扣一环地进行讲解.最后归纳所讲的内容,解答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以便学生加深理解与巩固提高.

3.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围绕教学目的进行二度创造备课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再进行精读,逐句、逐段进行钻研,务必抓住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学生可能产生的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二度创造和再加工,务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1.注重课文导入,引起学习兴趣精彩的课文导入,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一堂优质课的基础.例如,在讲《安塞腰鼓》一文时,通过展示一张陕北农民面部特写的油画,将农民那黝黑的脸颊、充满沧桑的皱纹和异常坚毅的眼神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去想象这样的人物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怎样的生活和怎样的精神品格.在讲《听潮》一文时,先播放几段海潮起伏的声音,让学生判断是涨潮还是落潮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段海潮声,进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尽快投入课文学习之中.

2.适时进行互动,激发学习兴趣为避免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从他们的表情中看他们是否有疑问,若有疑问就及时解决.每当学生感到困倦时,则及时穿插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时也讲讲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亲身经历和平时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有关教学内容的故事,以消除学生的疲倦.

3.运用现代化手段,调动学习兴趣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桥之美》一文时,用幻灯片将明月悬空的卢沟桥、灯火辉煌的长江大桥、急湍激流之上的铁索桥等著名桥梁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再将桥的背景删除,留下孤零零的桥梁,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从另一个角度欣赏事物——景物烘托”.

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进行教学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1.设计一定的问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每次课结束时,除布置本次课的作业外,还根据下次课的教学内容,给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去预习.积极利用自习课等时间深入学生之中,了解预习情况或作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下次课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2.努力使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当前的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中结合教材上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模块,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访问,广泛接触社会,了解风土习俗、经济发展等情况,然后围绕某个专题共同讨论形成书面材料,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积累知识和经验,而且能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

3.合理布置作业由于各门课程都布置了大量作业,学生压力大.因此,应有选择性地布置适量的、能够举一反三的习题.当一个单元结束后,再组织一次单元测验;课程全部结束后,挑选教材中各章的一些习题,并补充一些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的习题作进一步练习.这样,虽然每次课的作业量不大,但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学生对所学内容基本上可以融会贯通.


初中语文的教学有其独特性,教师要从多角度多方面着手,依托初中教材内容的丰富性,把握初中生这一阶段的特点,发展课改大语文精神,逐步去探索实践,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