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七年级历史教学方法的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926 浏览:56837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

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七年级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要达到这个要求,七年级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例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七年级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

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

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七年级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

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检测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三、直观教学是引入门道的最好方法之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思维特征看,七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如我在教学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等,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陕西省洋县贯溪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