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国学教育漫议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955 浏览:92464

国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更多人开始关注国学.“国学热”的兴起,反映出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小学对于国学教育也有不同方式的尝试.关于中小学语文课程与国学教育如何融合?笔者拟就将国学、国学热、国学教育,以及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融进国学要素等问题,结合近年有关论述,略述己见,以与语文教学同行切磋.

一、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两解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统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等.直至清代战争之前,这一含义并未发生本质变化.但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学”这个概念,产生于清朝末年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1902年秋,流亡日本的梁启超致函黄遵宪,建议创办《国学报》,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落实.同年12月14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长文,多次使用并阐述“国学”.这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国学”一词的最早版本.

国学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国学,指中国学术文化的精髓.章太炎于上个世纪30年代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所发“国学讲义”共分诸子学、文史学、制度学、内典学、宋明理学、中国历史等六册内容.在章氏眼中,“国学”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正统高雅文化的学术活动,有时则混同于“国粹”.若按此理解,国学的核心内涵,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这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广义国学,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学科分,可分为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礼俗学、考据学、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可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但儒家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以《四库全书》分,则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另外,医学、戏剧、书画等,也可归入国学范畴,但居于外延之列.

二、如何看待“国学热”

对于国学,有人认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只有依傍于传统才能富有生机,将国学兴起比作文艺复兴.它不是复古和唯国学独尊,而是对传统的重新判断,是以传统文化为根系汲取更加丰富的养分,是现代中国文化的全面繁荣和新的发展.

反对者则认为,重提国学是复古和倒退,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四书五经在过去是好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未来发展肯定还得依靠新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汗牛充栋,专心研读,有埋首故纸堆、与当前潮流背道而驰之嫌.

凡事有利必有弊,应看主流,不能因噎废食.国学自然有其价值所在.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它宛若一个民族的童年.如何理解历史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失去记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何等可怕!目前,国人的国学知识普遍欠缺,国学在教育和人们生活常识中所占的地位和它应有的地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恢复国学的种种努力是正当而必要的.

但是,如果企图恢复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使中国回到“独尊儒术”的时代,那无疑是开历史倒车.某些国学班,一天学费上千,不免让人怀疑校方和学习者有追名逐利的动机.另外,让天真孩童回到私塾式学校,穿上古代服装跪拜老师,这是不是形式化的复古闹剧?难怪有些人担心国学热得不地道,终成昙花一现.

三、对待国学须去粗取精

研究本民族学术传统的根本意义,在于达到民族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应站在历史高度,具有世界意识,从文化视角来认识国情,认清中华民族的长处与短处,力求寻找出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繁荣兴旺与危亡衰败在文化上的原因所在.在这个基础上,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发扬我们自身的长处,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我们提倡国学,有一个前提必须弄清,就是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缺陷,它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怎样才能使其积极合理的成分转换为人们的现代文化意识?因此,剔伪谬,别美丑,取精华,去糟粕,是国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与目标.例如,儒学典籍文化中有“仁者爱人”“民为邦本”等体现人文精神的精华,也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体现封建专制主义的糟粕.再如,传统文化重义轻利、注重人伦人情,却轻视法律法规;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衍生出精神的缺乏和官僚主义泛滥;天不变道亦不变,造成知足饱和、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积习难改等以上种种都是禁锢自由思想和扼杀开拓精神的糟粕,须引起注意并予以剔除.

时间转换,时势已变,对待国学,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因弊弃利,也不能一厢情愿,只见一端.复古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均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分析的态度,批判地扬弃,运用辩证综合的方法,处理好古今关系和中西关系.有学者指出,当代文化学者进行文化重建的主要方向,应当是如何基于对国民素质现状的分析,利用现有的全部人类文化资源,重建符合当代实际需要,以现代性为核心的价值组合和文化体系,并以此推进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还有一些专家提出,弘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应着眼于民族自新,这是当代国学努力的方向.他们认为,当代国学与其取径汉魏,规摹宋明,不如直奔先秦,回归元典,在综合各家各派思想要义的基础上,吸纳其他文化传统的人文精髓,融旧开新,重建新的国学研究和教学范式.

四、国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塑人

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几千年来,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道德榜样和典范事例,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但是,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往往是不平衡的,科技的巨大进步,并不能挽救人们精神的缺失.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正处在深刻变革的时期,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如果没有稳定的信仰与价值观,缺乏精神动力,人们就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中华民族复兴的生力军.中小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是个人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正确引导当代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大课题.陈敏在《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中提出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五个方面:用忧患意识塑造社会责任意识;用“诚信”观来塑造正确的诚信意识;用义利观塑造正确的利益意识;用“自强不息”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用“修齐治平”精神塑造正确的理想人格.这个论析对于中小学基础教育,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五、融国学教育于中小学语文教学

国学教育应贯穿学校教育全程,而中小学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地应承担起这个重任.就是有意识地从小培植和炼铸诚信笃实、光明磊落的君子人格,使之具备高尚的精神境界,具有比较扎实的国学功底,逐渐积累人文底蕴.对于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融进国学教育,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国学教育,应着眼于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培养一批人文学科薪火相传的“读书种子”.这自然要从娃娃抓起.刘梦溪先生在《国学与国民教育》中指出:如果把国学与国民教育结合起来,等主要内容是经学和小学,如果这个意见能达成一致,那么就可以在学校,特别是在小学开设国学课,以《论语》和《孟子》作为基本选本,但要做到精选,慢慢再加上“六经”精选本.这会很慢,不是几年、十几年能够解决的,可能要上百年,百年树人.如果这一教育能够成立,几百年后,中国几千年的基本价值,敬、恕、诚、信、仁、爱等,就会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推广国学教育,首先面临的是课程设置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篇章.童蒙时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期,童蒙教育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对于促进人格优化,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如果教师每天在早自习开始的20分钟领着诵读,其潜移默化作用不可小觑.在学生记忆力处在最好的时期,把这些经典背诵下来,经过复习和日常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他们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都会增强.另外,积学以储宝,学生在作文或发言时,就会引经据典,左右逢源.在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应作为单独的课程;到了中学,则应将其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构建国学教学体系,应有选择、有分析地学习.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取精用弘、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循序渐进,是所要遵循的四个原则.笔者认为,目前适宜中小学生学习国学的教材有三部: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二是岳麓书社出版的《青少年国学文化读本》;三是由中华书局引进并修订的台湾版国学教材《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三部教材的内容选取和编排各有特色,但内容仍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声律启蒙》《论语》《孟子》《孙子兵法》《道德经》《古文观止》,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散文等为主体.另外,还要适当编入民俗文化知识和传统艺术教育,如书画文化、节令文化、茶文化、京剧文化等内容.循序渐进,拾级登高,低年级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为主;中年级则以诗词美学教育、声律启蒙为核心课程;高年级段则重点学习经典著作选编等内容.

陆九渊有名言:“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国学教育就是思想启蒙和文化引导,融合着国学要素的语文教学,应摒弃苍白的理论,力避空洞的说教,让国学教育如水中著盐,有味无痕;如润物春雨,潜移默化.“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不应迫切希望这种教育效果立竿见影.教师做文化导游,和学生一起走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学生自然会慢慢体味,逐渐感悟.通过日积月累,国学精华将逐渐浸染融贯学生的灵魂,孕育出新型的社会良知,达到和谐圆融的人文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