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方法问题解决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10 浏览:20026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2-0149-01

摘 要: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如何走进美术新课程,如何在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教学法实践中贯彻实施新课程,走符合新课程特点的美术教学模式,是美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将有利于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实施教学策略,增强美术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要切实搞好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美术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素质教育农村美术教学问题解决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美育的地位也随之上升,美术教学愈来愈被重视.我任教于农村小学,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美术教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要切实搞好农村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美术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社会与家长方面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害怕”几乎成为至理名言,而人们却把音体美称为副科、小三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做做画画的美术更是教学中的“调味品”,在这个大气候影响下,许多农村家长认为:孩子画画是‘不务正业’,既耽误学习又浪费钱财,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是正路.有这种思想的家长即使发现孩子有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也不给予支持,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美术本身就是高消费,笔墨纸砚,开支较大,有些学生因得不到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看不到出路,只能“忍痛割爱”.对美术特长生不能与学习优胜者同等对待,客观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方面,由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严重不足,美术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有的学生在上小学期间,没正经上过一次美术课,从而扼杀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萌芽.使学生得不到同步发展,逐渐失去了学习美育的兴趣.

对此,笔者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1)导入方法新鲜多变.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猜谜之中导入新课,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画物体的印象,还可以对范画或临摹对象进行欣赏、评价、使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产生美的向住,激发强烈的作画,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加强示范、指导力度.求美术课的示范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描绘对象,掌握作业要领的重要手段.示范引路要事半功倍,其方法很多,如播放些动画片,多适应于低年级某些技法难以掌握的画等,教师可一边讲解、一边做技法动作的示范,一边让学生在自备画纸上学着画.这样学生自练就不难了.

(3)习作评价尽可能宽一些.分数是无声的语言表达、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或写一、二句简单评语:“真棒!”“构图准确!”、“大有进步!”诸如此类,都能使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培养了学习兴趣,激发绘画,为下一次作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4)鼓励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在教学中,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5)在课堂上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美术课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充满着“问题意识”的“研究性”的教学.

(6)在教学中设置合情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爱问.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景”.在教学中把问题带进课堂,能鼓励学生解决现存知识与问题要求之间的矛盾,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是靠后天培养的.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和热情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尝试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真诚的关注,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表现积极性,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