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美育的途径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224 浏览:57048

内容摘 要:语文审美教育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亮点和关键点,同样也是语文教育者一个长期探索的重要领域.然而,在以往对语文美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存在着种种误区,语文美育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新课程对美育的要求.本论文以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后的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语文美育的要求为指导,分析语文美育教育中存在的误区,探索符合新课程改革与语文教育的现实的美育途径,切实用语文美育来观照语文教学,让语文美育与语文教学和谐统一起来.

关 键 词:古诗亭闲情哲思优国伤时别愁思绪

一、新课程改革对语文美育的要求

以语文美育促进和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学的科学理念,是当前语文改革的重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美育的实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1.语文课程要凸显语文美育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语文美育的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又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出了对语文美育的初步要求.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部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研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课程目标”中指出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更加明确了提升学生审美境界的要求,体现了美育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


2.语文教学过程要渗透美的熏陶感染作用

对于语文美育的实施,要融入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教学建议”部分中再次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美.

3.语文教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美的创造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将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评价重点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与感悟的把握,“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如在对学生对于诗歌与散文的解读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通过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对于审美的思考,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审美素养.

语文教学中应当始终贯彻着美育,其中有具体文本带来的文学美的化育,还有具有实用性的语言美、文字美的熏陶;学生不仅仅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直观的美、深层蕴含的美,还要能从教师具有艺术性的有效教学中体味到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现课文内容的美,还应体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美,要根植于审美的理念,以“美”感染、打动受教育者.

二、语文美育的误区分析

1.过度重视“美育”而轻视了“德育”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审美教育与语文德育同等重要,应齐头并进.自此审美教育受到了更大的关注.但在新课程实施中,许多专家和教师在强调文本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却忽视了文本中人物形象或是作者情感中所蕴含的美的高尚的品德,把美育和德育绝对地对立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语文美育,刻意回避甚至有意抵触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认为道德教育并非语文学科的特点,这是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的.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忽视大革命失败的社会背景以及朱自清强烈的革命精神所反映出的爱国情怀,认为这是唯政治的,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无法塑造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因此,在语文美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去了解世界和认识生活,顺应美的规律帮助学生塑造美的情感与灵魂,使他们逐步树立起高尚的审美情操,让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相结合,形成比较和谐的心理状态.

2.过度重视“美”的结论而忽视了陶冶的过程

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美育之本,语文美育应该遵循和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不能脱离文本进行审美教育.而现在,许多语文教学重视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忽视了对学生通过文本语言来认识美、赏析美,继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缺少对文本深层次的美的内涵的咀嚼品味,浮于表面,或是过度依赖教具,或是设计许多与文本解读并无密切联系的问题和活动环节,看上去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但其实是喧宾夺主,偏离了语文课的本质要求与目的.如有位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中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的一集,运用多媒体本是好事,电视剧中的情景充满了直观的美,能够使同学通过视听受到精巧的故事情节、出彩的人物形象的感染,但是,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影视欣赏课,只是粗线条的勾勒,不能使学生加深对《红楼梦》中美的情节构思与语言文字的认知.教师忽视了回归于文本的重要性,文本的真美并非是通过一个笼统的感知就能获得的.3.过度强调“美”的感性认识而忽视了美育理论的指导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被许多教师曲解,他们忽视甚至反对对学生理性思维认知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生怕一旦思考分析、一旦讲解探究就会被认为是在将文章大卸八块,对学生灌输知识.他们认为要完全摒弃过去审美教育重分析、重认知,而轻感知、轻体验的做法,只是对文章的囫囵吞枣,并不深入解读文本,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许多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只停留于“整体感知”的环节,如在上《故都的秋》时,对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一般阅读只停留于对故都秋景清净悲凉的特色的体味,但忽略了每一处景物背后蕴含的作者情感,深层次探析之下就可发现,作者眷恋却又痛苦而悲凉的复杂沉郁心境都可在所写景物中找到依托,力透纸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带着情感走进文本的同时,也应该以理性分析武装头脑,使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容,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审美活动不是单纯理性的分析,但也不是纯感性的感受,它是感受与理解,感情与认知相统一的精神活动.”①是既有情又有理的.

以上分析了语文美育的几个误区.对此,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探索各方面的途径,把语文教学美育的研究推向深入.使语文美育走出这些误区.

三、语文美育的途径探索

依据新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美育的要求,同时力求避免语文美育的诸多误区,笔者认为,为使语文美育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探索语文美的内涵的兴趣,使之热爱语文,自觉接受美的熏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具有美的理想追求的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时,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展现丰富高尚而纯洁的情感;第二,感悟理解和运用具有美的意蕴的语言;第三,有效充分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第四,适当有效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辅助性教具;第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循序渐进,使学生产生对语言文学之美的热爱,养成持久深入的阅读习惯,塑造其灵活独立的思维品质,培育起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起崇高的人格和理想.

1.展现丰富高尚而纯洁的情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教学建议”部分中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带着真挚的情感走进课堂,要始终对学生抱有关爱与理解的情感.教师讲课应声情并茂,全情投入,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当教师走上讲台时,就像表演者登台演出一样,要立刻全情投入、进入角色,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和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魅力与人性关怀,使学生的情感也融入其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要将文本中丰富深刻的人文情感传递给学生,引起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完善自我人格.如引导学生阅读《祝福》时,应该充分地传递出对“祥林嫂”式的不幸人物的同情,以及对其不幸命运的反思之情,而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又应以饱满的、博大的情怀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进入对伟大梦想的憧憬.当学生情绪高昂时,他就有良好的兴趣去学习他所学习的东西,效果也特别好,因此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经由内在美,教师自然地焕发出外在美,教师的举止、风度、气质也受到学生关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中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记,美的外在,也同样能引发学生对学习本门学科的兴趣,这同样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一座架设于师生之间的桥梁,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由此师生能够共同关注语文,热爱语文.

2.感悟理解和运用具有美的意蕴的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同时要从美的语言入手.语言的美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重要标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表达与交流的教学提出要求“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教师用他的言语向孩子揭示了周围世界的美时,孩子才会注意到,才会凝神观赏和细耳倾听.”“说”也是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是尽量使用典范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准确并具有美感和意蕴.并具有个人的风格.把握教学的语言,要依据对文本所反映的情感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的把握来实现,如于漪所言,“不开口不动情,不动情不开口.”要从语言的内涵、语气、语调等方面.首先,教学语言要注重效率,要规范、简明扼要、抓住重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很容易使学生反感、分神.在简明扼要的基础上,要注意授课的艺术性,展示出语文老师深厚的语言功底的魅力,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不可忽视,要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如沐春风,获得精神的享受.这也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最忌不带感情毫无起伏的教学语言.根据文本具体内容的不同,还可做不同的调整,如对于同一个作者李清照的作品而言,表现欢乐悠闲情调的《如梦令》,就要以轻快柔美的语调来朗诵与讲述,而表现孤独凄清的《声声慢》,就要以一种悲凉哀婉的语调来展示.从语言中表现美,美的语言带来美的感受,美的语言可以滋润心田,引起情感的共鸣,自然会吸引人的关注,而不是枯燥的,干巴巴的.学生受这样的语言吸引,从而接受这样的语言,学习使用美的语言进行交流并时刻关注自己的语言修养,产生提升自身语言能力的渴望,自然就产生了对语言美的关注.

3.有效充分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教材编写的建议“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经过语文教育专家精心筛选和反复调整,题材与体裁广泛,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美的体系,既体现着形式美也具有内涵美.纵横古今中西,反映着千姿百态的人文情感、社会历史与自然景观异彩纷呈的美,又折射着透过美的文本反映出来的多姿多彩的人情美、形象美、意境美、音韵美等.有《边城》中代表纯洁善良之美的人物群像,有李白的诗歌中山川、大海等雄奇辽阔,想落天外的壮美意象与崇高之美,有《古诗十九首》中婉转缠绵的温柔敦厚之美,有《荷塘月色》、《雨巷》中轻柔朦胧的优美,有《哈姆雷特》、《老人与海》中惊心动魄的悲剧美,处处感染着人心.大量的文本也通过声韵之美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如《诗经》重章叠唱,反复吟咏的韵律美,有律诗、绝句表现出来的音乐美,双关、排比、对偶种种修辞的运用,展现出了或整饬典丽、或清幽恬淡、或汪洋恣肆的不同语言风格之美.也有演讲词中洋溢,以排山倒海之势迸发而出的语言.语言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符号在被使用,而是拥有了具有独特个性的灵魂,能使人为之沉醉.议论文,科学说明文等文体所表现出来的严密思维、简洁生动的语言之美、高尚的理想追求之美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让学生受到形式多样的美的感染与吸引,体会到美的丰富多彩与生机勃勃.教材所选的许多作品中反映着作者的个体人生,包含着作者独具个性的、丰富的人生体验,处处对人生充满了启发.屈原以《离骚》抒写他的壮怀难酬,司马迁将忧愤慷慨之情渗透进《荆轲刺秦王》.陶渊明的清新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婉约深情,无不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个体人生体验,引发着学生探索人生、了解世界的兴趣.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救济粮”的骨气,史铁生身残之后希望不灭,于地坛之上的人生思考,无不折射出人格美的巨大魅力与情感美的动人光芒.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这些美的具体形态,引发学生对作者心灵历程的了解欲,与作者进行“对话”,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真正深入文本,才能汲取这些丰富的智慧与经验.4.适当有效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辅助性教具

在美育活动中,如何掌握和运用媒介,并以此来恰当表现文本之美与抒发内心情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美育过程始终伴随着生动可感的形象,充满趣味性,也充满了多样化的个体选择与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推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以它自身的直观性、形象性而独具优势,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这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较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具体的有声有色的美丽画面,使美的语言文字得以借助具体形象得到更好的展现.运用配乐朗读视屏及多媒体的相关背景资料、影片、音频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则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打开想象的大门,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如教授古代文言文名篇《爱莲说》时,以姿态各异的多张含苞待放的荷花图为课件背景,或是古典水墨荷花,或是秀丽多姿的荷花照片,配上舒缓柔美的古筝曲,烘托出幽美宁静的氛围,又渲染出文中那种爱莲的美好情致,让学生们初步领略到周敦颐所表达的美的情感,那么在接下来品析文中表现的莲花的各种气质神韵时,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品读出周敦颐笔下荷花的那种香柔净爱、出尘脱俗的美,多媒体营造出了良好的审美氛围.笔者在用多媒体上课时,有意识地营造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多媒体所带来的画面、音乐交织的立体空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媒体的过程中,我们要留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虽然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与辅助手段,不能让多媒体占据学生的思维、充斥整个课堂,必须要给学生“留白”,不可限制了学生想像力的发展.

5.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要培养学生真正培养起对语文的兴趣,爱文学,仅凭课堂上的45分钟的被动接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课后对于学生阅读的引导,启发他们主动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审美教育理论认为:美育运用于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美,进而能够创造美,逐渐丰富、充实审美素养,最终提高和增强美感情操.②他注重在教学中的实践及通过实践,完善了他的美育理论,且颇有成效.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了值得借鉴的探索.俄罗斯传统的经典文学非常优秀,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崇高的思想境界,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使学生获得有关俄罗斯古典文学、苏联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知识,通过不同风格的作品培养对语言艺术和文学形象以及社会关系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品的美,激发了对本国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自发地、深入地汲取文学作品中的营养,并在阅读之后沉思、探讨,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在感受语言文学之美的同时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美育运用美的形象和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审美兴趣,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与人生追求.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语文美育的要求,以及对以往语文美育中存在的误区的总结,提出具体的对美育方式途径的构想.从教师的情感、语言、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对教具的使用、对阅读的引导五个方面出发,列举出五点具体的建议与方法.经过一定的观察与实践的验证总结出:进行语文美育教育,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抓住语文学科的特征与语文教材的内容,切合实际地充分运用各种美育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汲取语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与审美意识,促进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形成.以美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使语文教育成为一门艺术.

注释:

①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0:139-143.

②[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0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