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究

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53 浏览:22055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语文教学方式较之传统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语文面对着正处于初级学习阶段的小学生,其思维逻辑能力、学习能力等不高.正因为如此,寻找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促进其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本文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成绩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 键 词: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

小学是我国教育的初级阶段,其面对的是小学生.但小学生由于心理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寻找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法来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语文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学习,学生需要学习教材中所有课文,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正因为如此,通过阅读教学来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本文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有着知识量大、难度大及需要背诵的内容多等特点,这使得很多学生无法有效掌握语文知识.而通过阅读来使学生有效学习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使其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通过阅读,小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收集语文信息,更好地处理所学知识,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同时还能提升人文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使其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感悟世界的能力.由此可见,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近几年来开展了很多教学改革,也取得了瞩目成就,教师的教学观念较过去有了很大转变,积极寻找有效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活动的进步.然而,在实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还是有很多问题.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仅将内容停留在语文词汇的积累及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水平上.可以说,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理解还不深刻,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帮助.总的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比较空泛,每个学段之间没有形成有效衔接,没有突出重点.很多时候教学过程只是按照教学安排来进行,无法顾及学生的情感.另外,很多教师不能有效理解阅读教学方法,认为其只是促成了形式上的热闹,这使得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安排教学,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往往只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基于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进步,现提出以下几点完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一)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定力还不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其学习兴趣.而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创设有趣的情境,设置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等.如在讲解《孔繁森》一课时,可以事先翻阅大量资料,准备几篇歌颂孔繁森的短文,然后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一课,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中,产生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可使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哪些地方还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自身主动探究、激活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等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思考,并想办法解决.同时,教师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敢于提出一些不同想法.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如在讲解《司马光》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司马光要砸缸呢”?然后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危急关头,只有将缸砸破,才能最快速地救人.这个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如果教师认为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学生只要能把教师讲的知识记住就行,这样学生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学得死,知识面窄,更谈不上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只有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教师是代替不了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外因,只有用外因去激发学生的内因,让内因发挥作用,才能引起质的变化,一旦学习真正成了学生的主观需要,那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及教学实际情况,积极寻找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语文教学改革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