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实践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57 浏览:31646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加强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

【关 键 词】生物实验科学探究实验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135-01

实验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能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当前生物教学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如教师对实验教学质量不够重视,课前准备与精心设计不足,忽视操作技能的改进,对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不强.为此,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讨,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明确目标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时,大部分同学在乎实验结果,忽略了实验的目的.因此,除了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二做好准备

要适时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如“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初中和高中教材中都有,初中教材中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在选材上,选用香蕉作实验材料,而高中课本选用鸡血,有的学生觉得血很脏,实验不认真完成.初中课本选材避免了这个问题,学生都会认真完成实验.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文科班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初中课本上的材料及方法,对于理科的学生,因他们要参加高考,严格要求他们掌握高中内容外,可让他们知道还有既简单效果也不错的方法.

实验教学和平时上课不一样,不仅要适时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还要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程序,认真构思好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考虑周全,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管理

首先应加强实验纪律,规范实验习惯;特别是每学期的第一节实验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每个实验完毕后,要进行总结实验;其次要培养好实验助手或小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协助教师指导本组的其他学生,使教师能集中精力辅导学生.实验证明,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比教师唱“独角戏”要好.


四正确指导

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指导,指导得法与否,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对一些技巧性较强的操作,不但要对学生精心指导,还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例如:在做“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按教材要求做好验证性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把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分别放入清水和浓度不同的蔗糖溶液中,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各自的液泡的大小、颜色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通过学生观察有新的发现,从而提出猜想.

五注重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如进行“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时,让学生分析衣服的袖口和领口的污渍用“衣领净”更容易洗干净的原因.这样既贴近生活激发兴趣,还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新课改后的生物教材新加入了一些探究实验,但大多数实验,教师仍停留在照本宣科、重复验证上,缺乏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是教师课前准备好,课堂上演示,学生看到其结果与教科书一致,就认为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一旦结果不一样则会认为是操作过程有误,没有进行认真分析.在分组实验时,做实验就变成了学生简单的、重复的机械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没有认真分析出现的各种现象,不仅达不到实验目的,还让学生学会了生搬硬套,失去实验的意义,造成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和心理惰性,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做实验不能只做出实验现象,而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实验结果加以思考、分析、研究和解释,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六改进考核方法

实验考核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重视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综合、推理和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两种方式对实验进行考核:(1)采用抽签的形式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2)以竞赛的形式对实验进行考核.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就克服了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以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作为中学生物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在“乐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