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逆反心理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947 浏览:43625

【摘 要】逆反心理已经成为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的严重障碍.为什么高中学生会有如此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样的逆反心理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矫正和预防学生的逆反心理?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 键 词】逆反心理高中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42-02

一、浅谈高中生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产生的抵触、不顺从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要求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逆反心理常以抗拒、不顺从、不理智、偏执、冷漠、不合群、感情疏远、情感不认同、关系僵硬、莽撞行事等形式表现出来.如果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出现,就会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意识变得狭隘,思想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有如此强烈的逆反心理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青春期的独立意识增强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渴望独立与被尊重,希望自己做决定,排斥家长及老师的干涉.这一时期的孩子以成人自居,并且希望周围的人能够把他们看作成人.但是,许多父母及老师常常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进行了过多的干预,这样的态度和行为使孩子们感到外界对其独立意识的忽视,其自我表现和渴望被认可的受到妨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将自己与外界对立起来.


2.家庭教育的不当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孩子们形成了骄纵的心理,不懂得替别人着想.孩子不懂得体谅他人、关心他人,养成了高傲、自私、心胸狭隘的不良性格.

加之,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父母不切实际的要求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的不公正.久而久之,他们难免有深深的主体失落意识,他们就会变得焦躁郁闷,冷漠消极,常常以一种逆反的心态来应对外界施加给他们的压力.

3.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不当

如果教师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当学生犯错时,教育者往往从“管”字出发,单方面的给学生输灌道理,甚至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学生施加压力,逼学生就范;面对一个个独具个性的学生,老师往往用习惯于统一的模式把他们框起来,从一个起点上进行教育,要求学生达到统一的目标,忽视了他们个性,对学生要求过严,过于注重自己的权威,剥夺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过度的要求,不能够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二、逆反心理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逆反心理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1:学生天天是某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因为父亲工作忙碌,他长期跟着母亲生活,虽然他是一个男孩子,但身上却缺少一些男孩子的气概.孩子母亲的脾气不好,孩子稍一犯错误,母亲就对其大呼小叫,虽然孩子的母亲事后给孩子道歉,但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他有时会对着母亲大呼小叫:“用你管我.”“你去死.”“我要离开这里,我要去.”这样的话使得其母亲痛心不已.孩子有时甚至会对其母举拳相向.

一个孩子,对自己的母亲,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他的母亲不能更有效的管理孩子,我认为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离家出走,等行为.孩子的心理明显受到了很深的伤害,他觉得自己得不到爱,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认为其他人都是自己的仇人,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以后会面临怎样的状况真的不敢想象.

案例2:一次,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一个学生:“你不认真学习,不守纪律,你就永远学不好.”班主任的初衷是想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求上进的严重后果,从而有一种上进的.

可是,事与愿违,从此以后,这个学生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更坏了.根本不理会老师说的那一套,处处跟老师对着干.

这便是典型的逆反心理.教师没有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毫不留情地给了学生当头一棒,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创伤,他认为自己失了面子,所以他产生了逆反心理:老师让我好好学,我偏要对着干,我不学你能把我怎么样.长此以往,学生肯定会不喜欢班主任,不喜欢学班主任所代的某一门课程,甚至会不喜欢学习,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

通过两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处理不当,会让孩子与家庭、学校反目,会让孩子离家出走、厌恶学习,更严重者,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走上不归之路.如何矫正和预防学生的逆反心理便成了当务之急,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重视这个问题.

三、矫正和预防学生的逆反心理

我认为预防也要分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来进行,对父母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了解教育心理学,尊重孩子的习惯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现在也应该充实一些自己的知识,父母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或者是阅读书籍了解一些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其次,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习惯,不要擅自替孩子做主,凡事与孩子共同商量.孩子虽然小但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只有你真正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父母.

2.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许多时候父母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跟孩子沟通,尤其是父亲,陪孩子的时间更是少的可怜.其实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研究调查表明,父亲与孩子的接触时间每天最好不要少于两小时.孩子们都在成长中,他们需要和父母沟通,需要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总是拿忙和累来搪塞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有什么事也不愿意和父母说,喜欢把事情憋在心里,这样不仅不利于他的心理健康,更有可能因为和父母之间的误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作为学校的老师,也许可从以下几点来找寻找应对的办法和策略:

1.了解学生心理,加强心理教育

作为教师更应该阅读一些专业的书籍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理论找寻适合学生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和不同学科教学的过程,有意识地在各科课堂教学中体现心理教育,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流露失败、无奈的情绪,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影响学生.

2.多与学生沟通,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问题

学生犯错误时,老师的批评要巧妙,既要让学生心服口服,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确实需要老师修炼.既然学生有逆反心理,你让我做我偏不做,在对待有些问题时,教师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有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总是在底下玩橡皮,有位老师在他旁边走过,并没有直接指出他的错误,而是夸奖他的同桌上课总是认真听讲,我相信小李比同桌做得更好.通过这种反语激励的效果,可能会减轻学生的逆反心理.

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所有人的关注,只有人们重视起这个问题,真正本着为孩子着想的原则,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孩子们正视自己,健康成长.

相关论文范文